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依法律規定或契約約定,強制權利主體為特定行為或不行為。如服兵役、納稅。相對於權利而言。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制度,十七世紀後英國行政部門則漸脫離王室獨立運作,今英王任命首相的過程只具名義上之意思,屬於形式之權利。(二)首相作為行政首腦依據其憲法慣例,國會大選後,英王將任命下議院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組閣,而首相作為執政黨之領袖行政部門的首腦,在當前英國兩黨制政黨分布下(註1)具有權利選擇或替換國務大臣與內閣閣員,然首相若恣意妄為亦可能因國會倒閣而離職。(三)內閣閣員及國務大臣內閣係由首相所選之大臣所組成,是介於行政及立法部門的橋樑,整個國家政府的內政、...
雙首長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首長制雙首長制(hybrid system)又稱為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混合制,是一種同時具有「總統制」和「內閣制」特色的共和制政體。相對於總統制及議會制,雙首長制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特定之權利,其內閣相對有較為穩固之地位,國會權力相對較受侷限。 法國雙首長制法國作為雙首長制政體之典型,在第五共和時,戴高樂記取前幾次共和時期議會民主制失敗之教訓,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之第五共和憲法下,大大削弱議會權力,加強行政上之權力,國家的中心權力移轉至總統手上,其目的在於加強行政部門之穩定性及部長的責任,...
MQ_(Moral_Quotient)_道德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是非對錯,以避免誤入歧途自制力:幫助力行三思而後行,不至於衝動行事尊重:促使人們願意去關心他人的權利與感受,也會因此更加尊重自己仁慈:可以促使人們去關心他人的福利與感受,人也會因此比較不自私,也更具有同情心包容力:指人們可以欣賞他人各異的特質,對於不同見解能夠保持開放的態度,一律尊重對待公正感:可以引領人們以正義、中立、公平的方式對待他人,使其願意依循規則行事,並懂得輪流與分享。這些基本的美德可以指引人們正確的道德方向,幫助人們能依循道德行事。 參考資料蜜雪兒.玻芭(2004)。MQ百分百。臺北市:光啟文化。盧國慶(...
環境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在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宣言中,環境權已被界定為「人(類)享有自由、平等與在一個優質環境中過有尊嚴與幸福生活必需調件的基本權利」,這原則在1992年里約熱內盧會議再度重申,並提出全球夥伴關係的新觀念及有關國際法的制定。雖是如此,當代社會強調經濟發展,對環境諸多破壞,如空氣、河川的污染等等。環境權也涉及到這一代人與後代子孫的關係,如這一代人是否有權利把森林砍光、石油耗盡或使某些物種因之消滅?這些議題,不論在法律或倫理層面都引起很大爭論。
工作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所擁有國家應予適當的工作機會,並保障就業及擇業自由的權利。[例]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衝突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典型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泛群體性的公眾輿論。第二,社會結構的不平等。不平等產生在社會結構內,當權利和利益回饋的制度被建立時。可能來自於於任何一個建立其結構或取得利益的特殊個體或團體(例如政黨,基金會等等)。第三,革命。社會結構的變動發生於競爭的衝突之間而不是經由適應來完成。它常是突然且意外的,伴隨大幅的變革創新而不是緩慢演變。
權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權柄、權利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652年爆發於赤崁沿岸(今臺南市中西區)的抗荷事件,由於主領導人為漢人開墾業主郭懷一,因此稱為郭懷一事件。目錄1 背景2 經過3 觀點4 參考書目 背景郭懷一事件爆發的原因約可分為漢人權利受限、荷蘭在臺經營轉衰、吏治不佳三大因素。荷蘭據臺中期以後,仿傚東南亞開發的先例,積極從事於台灣產業的開發。荷蘭當局(聯合東印度公司)招來大量的漢人,但這些漢人的地位相當於公司的奴工,不但不能隨意與土著交易,也不能永久保有自己開墾完成的土地,而必須聽從荷蘭當局的調遣。(註1)1650年代,荷蘭的貿易遭遇強力競爭,利潤下滑;長期以來施行...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協和、平衡和規律。社會階層 - 一個社會體系中,各種不同角色與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權、聲望、影響力、及權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級狀態。社會組織 - 組織即指具有共同目標的人群的集合,其特點是在特定區域內具有唯一性。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 - 社會變遷影響教育,教育形成社會變遷,教育常是社會變遷的條件。同朔性文化-米得(Mead)認為人們向同年紀、同輩分者學習。文化貧窮-認為學生學習成就不佳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家庭文化不佳。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文化再生 (Cultural reproduction) 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