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1.3269 ms
共 3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晒、弄乾。《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咸池,晞女髮兮陽之阿。」晉.嵇含〈悅晴詩〉:「翔鳳晞輕翮,應龍曝纖鬐。」
|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
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祀前沐浴素食,清心寡欲,潔淨身心以示虔誠。《說文解字.示部》:「齋,戒潔也。」如:「齋戒」。《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
|
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飲食方面的事情。《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儀禮.既夕禮》:「燕養饋羞,湯沐之饌,如他日。」
|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
如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五八回:「夏王治國,節用愛人,保護赤子,時沐恩澤。今彼一旦失國,我儕小民,如喪考妣,又安忍分散其儲蓄?」
|
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
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禪那的簡稱。為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即靜思之意。如:「坐禪」、「禪定」。宋.蘇軾〈沐浴啟聖僧舍與趙德麟邂逅〉詩:「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如禪息息勻。」
|
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主、作主。《詩經.衛風.伯兮》:「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漢.毛亨.傳:「適,主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