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瀝膽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
譜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歌詞編寫樂曲。如:「他才華洋溢,精擅譜曲。」
妙齡女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的女孩。如:「這街區販賣流行飾品的店家多,因此聚集了許多前來採購的妙齡女郎。」
披瀝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
明珠生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蚌生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時,一個名叫韋端的大將軍,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元將,次子叫仲將,兩人都非常地優秀。當時在文壇上享富盛名的孔融,與韋端一家有深厚的世交關係。有一次,孔融寫給韋端一封信,信中提到:「前幾天元將來訪,我看他學問高深,才華洋溢,氣度恢宏,將來必定是個能創立大事業的人才。昨天仲將又來訪,我看他資質聰敏,性情敦厚,將來也一定能繼承家業,光耀門楣。沒想到這麼一對寶貴的珍珠,竟然會是出自你這個老蚌的身上,實在是太珍貴了!」因為當時韋端的年紀已大,所以孔融就用老蚌來比喻他,又用珍珠來比喻兩個優秀的兒子。「老蚌生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書言故事.子孫類》:「言...
喪氣垂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垂頭喪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垂頭喪氣」就是垂下頭,失掉應有氣勢,是人困挫失意時的表情狀態。在韓愈的〈送窮文〉曾使用了這句成語。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從小父母雙亡,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成年後雖才華洋溢,高中進士,官至吏部侍郎,但數度因直言勸諫而遭貶謫,生活困頓不順。他因而寫了一篇寓言性質的〈送窮文〉,說有個人用柳條做了一輛車,用草紮了一艘船,還準備花果供品,希望能將窮鬼送走。不久便有個聲音對他說:「我們從你小時候就跟著你、照顧你,你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從不離棄。別人都嫌棄你、討厭你,只有我們對你最忠心,你居然要趕我們走。既然這樣,你就說說看我們是誰,能說得出來,就是我們已原形畢...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館、視聽教育館、圖書館、音樂館、藝術館、體育館、學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及古色古香的大禮堂等建築,洋溢著醇厚的人文學風。科學館樓高五層,提供數理教學、實驗、研究等設施。視聽教育館內設有與教學媒體、教育工學課程相關之專科教室、錄音室、照相室、媒體圖書室、觀賞小間、遠距教學教室、視聽教室及影帶編輯室。本校擁有高速網路環境:以Giga光纖專線連接中研院,同時有兩條ADSL做為網路備援,以光纖介接各大樓,上網速率十分優越,另提供隨選視訊、同步及非同步遠距教學之設施及環境。計算機與網路中心目前有個人電腦教室6間,配置廣播教學系統...
討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海上討生活的人。如:「每當漁船滿載歸航時,討海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古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0年漂洋過海,定居台灣。先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學(高中)。才華洋溢的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可惜天倫夢碎,就讀成功中學時,父親熊飛(熊鵬聲)因外遇拋棄妻兒,不久熊耀華亦離家出走,獨居於浦城街,一度加入幫派,刀疤累累。高二時(1955),熊耀華在晨光雜誌發表小說《從北國到南國》,1957年秋,古龍進入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就讀夜間部英語科。第二年旋即棄學,與舞女鄭月霞(莉莉)同居於台北縣瑞芳鎮鄭家。古龍在少年時期便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一般多...
楊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鑄新詞十分順手,意象也輕巧鮮活。  楊華的創作走左翼政治路線,以悲觀消極的態度抒發小人物的心聲,詩中洋溢著為弱者和受侮辱者抗議伸冤的人道精神,對於殖民統治的非正義性有深刻的描述。 作品 《心弦集》52首、《晨光》59首,皆為小詩。《黑潮集》53首詩,多半是自勵自勉和抵抗日本殖民的詩作,從這組詩,可以看出他個人的窘迫、人生的種種磨難,也反映了殖民地台灣社會共同的悲哀。名為「黑潮」,或許是對所處時代社會的象徵,暗喻有著一股難以抵抗的黑暗勢力存在。〈一個勞動者的死〉〈薄命〉 評價   陳芳明說:『(楊華)詩的表現極柔弱,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