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3.0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婁是神話中黃帝時代的人,相傳他能夠把百步之外的野獸細毛看得根根分明,所以董無心說,像離婁這樣的人可說是視力極好了。孟子在勸諫梁惠王行仁義之道時,曾經借用離婁的視力,他說:「如果有人說,他的力量可以舉起百鈞(三十斤為一鈞)之物,卻舉不起一根羽毛;他的視力能夠看見野獸初生的細毛,卻看不見一堆木柴,請問大王您會相信他嗎?」梁惠王回答:「當然不會。」孟子於是又說道:「舉不起一根羽毛,或看不見一堆木柴,是因為不肯去做,而非做不到。現在人民生活困苦,朝不保夕,是因為大王您不肯行仁義之道,讓恩澤遍及百姓,而非大王您做不到啊!」後來「明察秋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能洞察一切,能看到極細微的地...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張是孔子的弟子,他的資質聰穎,勤學好問,善於待人接物,交友頗廣。相傳子張想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正好聽說魯哀公喜好結交士人,於是他來到魯國,希望能得到哀公的賞識。可是,卻遲遲未能受到哀公的敬重和禮遇。子張失望之餘,就說了一個故事,請人轉告哀公,自己就離去了。故事是這樣子的:「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他非常喜歡龍,居室都雕著龍的圖案。天上的龍知道葉公愛龍成痴,於是親自下凡,來到葉公家裡,想讓葉公看看真龍的模樣。本來以為葉公看到真龍會十分高興,沒想到葉公居然嚇得魂飛魄散,臉色蒼白。這時大家才明白,葉公喜歡的不是真的龍,而是像龍卻非龍的假龍。」子張說這個故事的用意,是要諷刺魯哀公並非真正的想結交士人,不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如:「兄終弟及」。《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解〕 (1)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回轉。 (4) 望洋:洋,陽的假借字。望洋,連綿詞,仰視的樣子。或作「望陽」、「望佯」、「盳(通望,音ㄨㄤˋ)洋」、「望羊」。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要是河伯與北海若的問答,後人或因河、海對舉,遂解「望洋興嘆」之「洋」為「海洋」。 (5) 若:海神名。 (6) 野語:民間的諺語。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ㄅ|ˋ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自若:態度自然如常。若,如。 (3) 有頃:不久、一會兒。 (4) 杼:音ㄓㄨˋ,梭。織布機上用來持理緯線的器物。 (5) 踰牆:跳牆。踰,音ㄩˊ,越過、超過。
花團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攢,音ㄘㄨㄢˊ,聚合。 (3) 風流:風韻美好動人。 (4) 無端:沒來由。 (5) 阿侯:相傳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兒,後遂用以泛指美女。〔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欲得恁麼事,須是恁麼人;既是恁麼人,何愁恁麼事!學佛邊事,是錯用心。假饒解千經萬論,講得天華落石點頭,亦不干自己事,況乎其餘,有何用處?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多少差訛?設使攢花簇錦,事事及得,及盡一切事,亦只喚作了事人、無過人,終不喚作尊貴。將知尊貴邊著得什麼物?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給人夫人,又折損了自己的兵將,大大吃虧。相傳周瑜曾施計,假裝要將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以取荊州,結果弄巧成拙,不但沒得到荊州,反而孫權的妹妹真的被娶走,並且又折損了許多兵將。後用「賠了夫人又折兵」以比喻不但沒有占到便宜,反而吃大虧。語出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
張冠李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則宗門老宿,無不拈出來作對答人底話頭,味之卻真有不可思議道理在。其時又有「張公帽兒李公戴」,至今相傳又有「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之諺,疑亦是此意耳。後世行市語有「張三李四」,皆非漫然無本。「魯酒薄,邯鄲圍」「罪生甲,旤歸乙」,事機莫測,曷足怪乎!諸老先生乃謂皆是亂說,然則聖人何以擇言於芻蕘。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張公帽賦》。〔參考資料〕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張公帽賦》諺云:「張公帽棳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云:「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于長隱君乃岸幘而褻禮,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壯儀。」亦可謂善謔者。
棒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球類運動。相傳源於英國的板球運動,後由美國人朗特斯改良為棒球。西元一八五八年,美國正式組織棒球聯盟以推廣棒球運動。比賽方式固定,出場球員每隊九人,攻守互換,以得分多寡決定勝負。
流言蜚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風言風語,飛短流長,無稽之談反義:言之鑿鑿辨似: 「流言蜚語」及「風言風語」都指沒有根據的話。 「流言蜚語」側重指攻訐、誣蔑的話語;「風言風語」側重指眾人口耳相傳的話語。 流言蜚語 風言風語 辨似例句 ○ ㄨ 對手散布~中傷抹黑,逼得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內澄清事實。 ㄨ ○ 他倆夫妻真鬧翻了?連我在國外都聽到不少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