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520.4256 ms
共 1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陪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認罪道歉。《紅樓夢》第二八回:「蔣玉菡忙起身陪罪。眾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也作「賠罪」。
|
畏罪自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畏懼罪刑而自己尋死。如:「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和輿論的壓力,所以就畏罪自殺了。」《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紀一》:「壬午,耿仲明軍次吉安,畏罪自殺。」
|
帶罪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罪之人建立功績以補償罪責。《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舒某人有罪;佛爺很可以革掉他的功名,叫他帶罪立功,以觀後效。」也作「戴罪圖功」、「戴罪立功」。
|
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罪刑。如:「畏罪潛逃」、「畏罪自殺」。《韓非子.問辯》:「是非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無以訟。」《三國志.卷六五.吳書.王樓賀韋華傳.華覈》:「長吏畏罪,晝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會日,定送到都。」
|
怪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埋怨。如:「孩子都已經認錯,你就別再怪罪他了。」
|
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出對方的罪狀而加以責備或討伐。如:「興師問罪」。《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文王之志。」
2.審問罪犯以定罪。《三國演義》第一回:「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
|
罪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的事實。《晉書.卷六七.溫嶠傳》:「嶠於是列上尚書,陳峻罪狀。」《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與汝罪狀一同,在此公事未了。」
|
罪惡滔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孽深重。《水滸傳》第七五回:「況此賊輩累辱朝廷,罪惡滔天,今更赦宥罪犯,引入京城,必成後患。」清.洪昇《長生殿》第三○齣:「況且弟兄姊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如何懺悔得盡!」
|
降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罪且施懲罰。《薛仁貴征遼事略》:「我聞張士貴賴功者,皆匹夫所教。殺了這匹夫,去見元帥,只言陣前殺了,不能降其罪。」
|
罪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頭犯罪的人。如:「罪魁禍首」。《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將來外國人要起罪魁來,恐怕一個也跑不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