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適應行為的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定義2 二、評量工具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定義根據美國智能障礙協會的解釋,「適應行為」是指個體所累計習得的概念技能、社會技能及實務技能,使個體能功能性地應付日常生活。當適應行為能力顯著受限時,將衝擊到個體的日常生活並影響個體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力顯著受限時,將衝擊到個體的日常生活並影響個體面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的能力。其中,「概念技能」包括:表達和接受語言;閱讀和書寫;數學概念;邏輯原理;符號表徵等。「社會技能」包括:人際關係;責任義務;自尊;守法;奉獻等。「實務技能」包括:日常食、衣、住、行等個人活...
憂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或易感性被生活中的應激事件激活。這種素質可以是遺傳的,即先天與後天相互作用,也可以是一種圖示,兒時習得的認知模式。這些互動模式得到了實驗數據的支持。例如,紐西蘭的研究人員採用預測法對一群正常人進行縱向研究,得出結論,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的變異影響人們在應激事件發生時體驗到抑鬱的幾率。特別的,抑鬱更容易發生在有一個或二個5-羥色胺轉運體的短等位基因的人身上。 一項瑞典的研究估計了抑鬱障礙的遺傳幾率,對女性來說大約為40%,對男性約為30% ,演化心理學家認為抑鬱障礙的基因基礎深入自然選擇的歷史中。另外,還有一些抑鬱障礙與...
教育知識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素。目前我國中小學正在積極從事課程教育改革,課程中有關知識內容的選擇、知識結構的正確決定,以及知識習得的有效評鑑,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以便讓課程改革度過最受爭議階段,使新的知識內容能夠順利傳遞給下一代。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知識社會學英文關鍵字: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82-83,臺北市: 高等教育。
情感性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認知理論由貝克(1974)所提出.他認為功能的負向想法與信念是造成憂鬱症的主要原因。(2) 習得無助理論:由Seligman(1974)提出,意指個體經過學習或馴化的過程之後,對於可以阻止的負面刺激採取消極不行動的作為。3. 生物醫學取向(1) 腦部異常:躁鬱症和憂鬱症患者的海馬迴、前額葉皮質有縮小,並且有活動量降低的現象,但兩者在杏仁核的活動量並不相同,憂鬱症是降低的,而躁鬱症患者在躁症發作時,其活動量是升高的。(2) 神經傳導物質:憂鬱症和躁鬱症中的躁症發作時,兩者的血清素的量是低的,但在正腎上腺素中,憂鬱症...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相關的議題,以養成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良好態度與習慣。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習得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也可以將所習得的知識與技能運用於各學習領域的學習,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益。 課程目標為實現上述理念,本課程涵蓋認知、技能與情意等向度,訂定下列課程目標: (1)導引學生瞭解資訊與網路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
公平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的薪水,讓原先制定此年資制度的意義逐漸消散,原先所認為的應為資深教師具有較多的教學資源及技巧,然而習得與付出卻在一些教師的做法下,得到最差的結果。 關鍵字中文:公平理論英文:equity theory 參考書目註1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頁338-340。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註2 wayne k hoy(2006)。教育行政學,頁179。麗文文化事業。
妙手空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傳奇小說有一篇《聶隱娘》是在敘述聶隱娘的傳奇故事:相傳她是唐德宗時魏博(當時河北三鎮之一)大將聶鋒的女兒,在十歲的時候,被一個尼姑強行帶走,長達五年都不見蹤跡。在這期間,尼姑教聶隱娘各種道術和功夫,讓她習得一身武功。在元和年間,魏博將領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和,常發生衝突,就命令聶隱娘去刺殺劉昌裔。劉昌裔精於卜卦測算,早已料到隱娘會前來對付他,隱娘十分佩服,因此轉而投靠他。隱娘並告知劉昌裔,還會再有其他人來刺殺他,必須做好防備。首先魏帥派來劍俠精精兒,隱娘用計戰勝,保住了劉昌裔的性命。接著魏帥又派了妙手空空兒,隱娘認為空空兒武功高強,變幻莫測,行蹤常是人不知、鬼不覺的,不宜正面相鬥。於是用計...
精熟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在面對不停練習時,容易感到困乏並且失去興趣,因此多數人在未得要領時,常常是在更多反覆的練習當中,習得更強烈的挫折感,因此如何在學生對事物新鮮感,以及練習次數上得到微妙的中介點,便是現場教師必須多家觀察才能與以應用得宜。 關鍵字中文:精熟學習法英文:mastery learning 參考書目註1 陳麗華 (2008)。陳麗華教授期刊論文集,頁125-137。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註2 wayne k hoy(2006)。教育行政學,頁57-58。麗文文化事業。
提問探究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指其感興趣之真實經驗。學習者間彼此刺激思考及集中注意力調查其所面對之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者也習得知識。由學習者擬定假設性之答案,並嘗試是否能確實解決問題。學習者應用科學方法測驗來解決方案,而應用可使學習者確認其知識。=建構主義者的理論架構=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生主動去架構知識以連結其舊有經驗時即是學生學習最有效率之時。而提問探究學習法相當鼓勵將學生置於一主動學習之情境以鼓勵其主動建構知識。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嘗試解題,由此學習知識。(註2) 參考書目註1: Woolfolk, A. E. (2013). Educati...
促進類化的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進類化的技巧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Schloss和Smith曾提出11種可以促進類化的技巧,其目的是使學生在黃一情境所習得的行為能類化到其他情境-例如,在黃科目所學得的行為能類化到其他科目,或更重要的,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有些策略是透過教學來促進類化。 舉例例如,在算術課裡,某單元若與金錢有關,最好就讓學生有機會操弄真實或模擬的銅板和紙鈔,而不要只計算書面的問題,這樣比較容易遷移到真實生活中。另一個有助於類化的教學策略是多使用例子,而例子要取自不同情境。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瞭解雜貨的售價、天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