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獵心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5 例句 出處宋朱熹<近思錄>:「明道先生年十六、十七時,好畋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畋獵者,不覺有喜心。」 故事程顥在宋神宗初,考中進士以後,當過監察御史之類的官職。但是不久,他就辭官回家,潛心於治學,並從事著作。他在少年時代愛好打獵,遇有空餘的時間,常到野外去打獵捕雀,趕兔追獐,興趣很大。後來出外求學、當官,離家十二年來,把這件愛好早就忘了。現在他到有人正在興高采烈打獵的時候,他心頭的喜悅,簡直按耐不住,並且躍躍欲試,巴不得立即參加到那些獵人的行列裡去。 解釋看到...
|
獨占鰲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了狀元。科舉時代,進士中狀元後,立在殿階中浮雕巨鰲頭上迎榜,故稱為「獨占鰲頭」。後亦稱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明.謝讜《四喜記》第一六齣:「一戰勝群賢,獨占鰲頭高選。」也作「獨占鼇頭」、「占鰲頭」、「鰲頭獨占」、「鼇頭獨占」。
|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穆修〈送李秀才歸泉南序〉(據《穆參軍集.卷二》引)景德四年,與泉州進士李君相識於京師,遊處且久。於時,予與李君俱少年,有壯心,操紙筆入都省,應主司之試,躍躍有矜負1>之色。窺科級,跂仕進,自期待者甚銳。 〔注解〕
(1) 矜負:自恃才能。
|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4) 楊紹復: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擢進士第,登宏詞科,卒於中書舍人。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5) 段瓌: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曾任判官職。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瓌,音ㄍㄨㄟ。
(6) 薛蒙: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7) 俊造:有傑出成就者。〔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六○.崔元略列傳》
|
故態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
|
風花雪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花雪月」典源作「雪風花月」分別代表春花、夏風、秋月、冬雪,四季美好的景色,也作「雪月風花」。唐代詩人鄭谷,字守愚,僖宗光啟中舉進士。他作的〈府中寓止寄趙大諫〉詩,寫他晚年貧困,不知寄身何處,而同榜的老友卻仍居高位。但憑著兩人深厚的交情,不分季節,只要知道那裡有美麗的景致,即使半夜也會前來邀約。「雪風花月好」即在表述四時的美景,是「風花雪月」這個成語最初的意思。後來在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哎險也漢相如滌器臨邛市,秦弄玉吹簫跨鳳樓,動不動君王行奏。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中,借以比喻男女間花前月下絢麗的韻事。今則多用以比喻男女間情愛之事,也用來比喻浮華空泛的言情詩文。
|
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據《全唐文.卷六七五.白居易》引)僕1>始生六、七月時,乳母2>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3>。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僕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 〔注解〕
(1) 僕:我,自謙之詞。
(2) 乳母:專司授乳及看護幼兒的僕婦。
(3) 默識:暗中記誦在心。〔參考資料〕另可參...
|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盧藏用舉進士,然不受重用,遂隱居終南山以求高名,後果被召任官的故事。見《新唐書.卷一二三.列傳.盧藏用》。後用於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徑。明.章懋〈與韓侍郎書〉:「又休退多年,今驟得美官,而強顏復出,恐貽終南捷徑之誚。」《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張寶瓚借此認識了幾位當道,又結交了幾家富賈豪商,自以為終南捷徑。」
|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傅欽之:傅堯俞(西元1024∼1091),北宋鄆州人,字欽之,傅立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嘉祐末為監察御史。熙寧時言新法不便,忤王安石,除權鹽鐵副使,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徙知許州、河陽、徐州。哲宗嗣立,召除秘書少監兼侍講,累遷吏部尚書兼侍讀。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卒諡獻簡。
(2) 貢父:劉攽(西元1023∼1089),北宋臨江人,字貢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為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群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
(3) 臺章:臺,對人尊...
|
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科第。科舉榜上的次第。如:「登第」、「落第」、「及第」。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雖少年已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