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巧語」。見「花言巧語」條。 01.明.沈采《千金記.第四七齣》:「你這小人,怎生出巧舌花脣,累他進退兩難存。」 參考詞語︰花嘴花舌注音︰ㄏㄨㄚ ㄗㄨㄟˇ ㄏㄨㄚ ㄕㄜˊ漢語拼音︰huā zuǐ huā shé釋義︰猶「花言巧語」。見「花言巧語」條。 01.《石點頭.卷四.瞿風奴情愆死蓋》:「那鳳奴年已一十五歲,已解人事,見孫三郎花嘴花舌,說著渾話,把娘一扯說道:『進去進去,可恨這後生,在那裡調嘴,我們原不該出來觀看。』」 參考詞語︰巧言花語注音︰ㄑ|ㄠˇ |ㄢˊ ㄏㄨㄚ ㄩˇ漢語拼音︰qiǎo yán huā yǔ釋義︰即「花言巧語」。見「花言巧語」條。 01.《崇禎本金瓶梅.第七五回...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管仲做齊國宰相三個月時,曾針對官員的才能優劣向桓公提出意見,他認為:隰朋善於言辭進退,可以立為大行;甯戚善於開墾種植,開發地利,可以立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於領兵,能夠激勵士氣,讓士兵們不畏死亡,衝鋒陷陣,可以立為大司馬;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不會濫殺無辜,可以立為大司理;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為大諫之官。論到管仲自己時,他認為上述五人,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
盤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旋進退。《淮南子.氾論》:「夫弦歌鼓舞以為樂,盤旋揖讓以脩禮。」《西遊記》第一五回:「來來往往,戰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
無濟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歟?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外強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御戎,家僕徒為右,乘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1>,陰血周作,張脈僨興2>,外彊中乾。進退不可,周旋3>不能。君必悔之。」弗聽。……秦獲晉侯以歸。 〔注解〕 (1) 亂氣狡憤:體內狂亂不順之氣,暴戾而煩躁。 (2) 僨興:突起。僨,音ㄈㄣˋ。 (3) 周旋:在戰場上周折迴旋。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鞅、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鞅再問:「那什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漠不關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有啟迪,疑上公漫無可否,故連年堅欲求去,臺下之所知也。特為貴邦風俗所拘,事事皆藉他人為主,非似中華進退皆自裁酌,欲去則翩然高舉,無有以絛籠之者。是故身雖勉留,居常怏怏。 〔注解〕 (1) 榮瘁:榮華富貴或勞累失意。瘁,音ㄘㄨㄟˋ,困病,失意。 (2) 祿食:官吏的俸祿。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封神演義》第五三回:「話說鄧九公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顧盼,進退舒徐,紀律嚴肅,井井有條,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陣,正正之旗。」
委靡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頹喪消沉,士氣低落。《明史.卷二○九.馮恩列傳》:「刑部尚書王時中進退昧幾,委靡不振。」也作「萎靡不振」。
行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的稱行,橫的稱列。行列指排列的次第。《史記.卷二四.樂書》:「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