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62 ms
共 3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應、許可。如:「應允」。唐.韓愈〈上鄭尚書相公啟〉:「不蒙察允,遽以慚歸。」
|
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異、視為特殊。《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唐.杜光庭《虯髯客傳》:「文靜素奇其人,一旦聞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
|
餘音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地約當今山東省一帶。
(4) 匱:音ㄎㄨㄟˋ,缺乏、竭盡。
(5) 雍門:齊國的城門,地約當今山東省臨淄縣。
(6) 鬻歌假食:賣唱以賺取食糧。鬻,音ㄩˋ,賣。
(7) 梁欐:屋梁。即架在柱上,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欐,音ㄌ|ˋ。
|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與李之儀書〉五首之二(據《蘇東坡全集.續集.卷四.書簡》引)某啟。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1>,辱書2>尤數3>,喜出望外。比日起居佳勝。某已得舟,決歸許,如所教。而長子邁遽捨字,深以為恨。報除輦運似亦不惡。近日除目時有如人所料者。此後端叔必已信安矣!但老境少安,餘皆不足道。乍熱,萬萬以時自愛。某再拜。 〔注解〕
(1) 中原:黃河下游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此指京師開封。
(2) 辱書:收到來信。辱,謙辭,有承蒙之意。書,信件。
(3) 尤數:格外頻繁。尤,格外。數,音ㄕㄨㄛˋ,頻頻。
|
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遽、倉促、突然。通「猝」。《禮記.玉藻》:「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
|
新鶯出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歌聲,宛轉清脆,悅耳動聽,如黃鶯在山谷間鳴叫般。《老殘遊記》第二回:「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
|
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遽、匆促、忽然。如:「奄忽」。《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傳》:「先主嘗因游觀,奄至廣都,琬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先主大怒,將加罪戮。」北周.庾信〈楊柳歌〉:「百年霜露奄離披,一旦功名不可為。」
|
響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秦國善歌者。
(4) 盡:全學得了。
(5) 餞:設酒食送行。
(6) 郊衢:郊外的大道。衢,音ㄑㄩˊ。
(7) 撫節:按著節拍。
(8) 遏:止住。
(9) 行雲:行動中的雲朵。
(10) 謝:謝罪,道歉。
(11) 反:通「返」。指重回師門。
|
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暗中打聽。如:「刺探」。《漢書.卷七四.丙吉傳》:「馭吏因隨驛騎至公車刺取,知虜入雲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唐.顏師古.注:「刺,謂探候之也。」
|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疾言遽色注音︰ㄐ|ˊ |ㄢˊ ㄐㄩˋ ㄙㄜˋ漢語拼音︰jí yán jù sè釋義︰言語急迫,神色慌張。見「疾言厲色」條。
01.《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劉寬》:「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源)
02.《東周列國志.第三三回》:「襄公把個盟主捏在掌中,臨時變卦,如何不惱。包著一肚子氣,不免疾言遽色。」 參考詞語︰疾聲遽色注音︰ㄐ|ˊ ㄕㄥ ㄐㄩˋ ㄙㄜˋ漢語拼音︰jí shēng jù sè釋義︰言語急迫,神色慌張。見「疾言厲色」條。
01.宋.葉適〈陳叔向墓誌銘〉:「兄弟相愛友,門內諧樂,無疾聲遽色。」 參考詞語︰直言厲色注音︰ㄓˊ |ㄢˊ 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