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一心,力量堅固如城。比喻團結一致,同心協力。清.梁章《歸田瑣記.卷二.炮說》:「故曰兵無常形,地無常勢,果能眾志成城,則又何炮之不可用乎!」也作「眾心成城」、「眾心如城」。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計數自家所珍藏的珠寶一樣。比喻敘述事物明晰熟練。清.梁章《歸田瑣記.卷四.鄭蘇年師》:「本朝之顧亭林、魏叔子、陸桴亭諸公著作,靡不貫串,如數家珍。」清.田雯《古歡堂雜著.卷二.論五言律詩》:「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廣,作態更妍,讀去歷歷落落,如數家珍。」也作「若數家珍」。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梁章《歸田瑣記.卷一.容園》:「(容園)本江畹香中丞之舊宅。余初以少賤,不得其門而入。及為張觀察所得,又以素無謀面之雅,裹足不前。」
急公好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心公益,喜愛助人。《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此次由上海捐集款,來晉賑濟,急公好義,已堪嘉尚。」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章《歸田瑣記.卷五.隆科多》:「我朝之恩禮故舊,仁至義盡,蓋史冊所未聞也。」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其賦作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 (3) 之:往。 (4) 徒:只有。
開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章《歸田瑣記.卷七.燈謎》:「孫,打子產;日躔大梁之次,打離婁;帝高陽之苗裔,帝高辛之苗裔,打龍子。余謂之曰:『如日躔大梁之次,未免太典,須得天文家來猜矣。』渠曰:『誰家沒得時憲書乎!』余為語塞,以是信開卷有益之言為不謬。」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摩肩接踵」條。 01.宋.鄧牧《伯牙琴.代旌德觀祭先賢文》:「噫!何地無材,何代無賢,況東南之邦,宜接踵而摩肩。」 參考詞語︰肩摩踵接注音︰ㄐ|ㄢ ㄇㄛˊ ㄓㄨㄥˇ ㄐ|ㄝ漢語拼音︰jiān mó zhǒng jiē釋義︰即「摩肩接踵」。見「摩肩接踵」條。 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嘲回回》:「一日娶婦,其昏禮絕與中國殊,雖伯叔姊妹,有所不顧。街巷之人,肩摩踵接,咸來窺視。」 02.清.薛福成《庸盦筆記.卷六.幽怪二.荒徼人鬼雜處》:「終日人鬼雜處,肩摩踵接,不相畏避,亦不相聞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