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春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冠出版社 1990年 評價蔡詩萍:「他哪裡僅是一位小說家而已,他根本就是如捲軸一般緩緩舒展開的『一部長篇小說的化身』……」 引用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6%98%A5%E6%98%8E維基百科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90&f_SUB_ID=3857&f_ART_ID=201731聯合新聞網http://life.fhl.net/ic975/RegionalLi...
朱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當時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的甚大重視。197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方舟上的日子》,與就讀北一女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使她受到文壇矚目。尤其《擊壤歌》可謂台灣高中版的《未央歌》而引發風潮。朱天心大學就讀於台大歷史系,畢業後成為專業作家,她和姊姊朱天文在1970年代末期創辦了「三三集刊」,對當時社會上的文藝青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朱天心的作品曾經多次獲得《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等文學獎。是臺灣文壇的重要作家。旅居日本的胡蘭成 1974年應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之邀來臺灣,惟因胡蘭成曾為汪精衛政府的幕僚,當年往事難被...
三國演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餘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該書敘事「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2]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鍾文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過去─關於時間流逝的故事》(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8月30日初版)。2. 鍾文音長篇小說《女島紀行》(臺北:探索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初版)。《從今而後》(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4月30日初版)。《在河左岸》(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2月20日初版)。《愛別離》(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4月30日初版)。3. 鍾文音散文集《寫給你的日記》(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6月30日初版)。《臺灣美術山川行旅圖》(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
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開發工作,被譽為是第二代教學設計理論的主導性研究之一。 內容說明梅里爾在20世紀90年代初與加涅的長篇學術談話中對認知學習過程提出的一個模型及其相應的教學基本原理,他的觀點實際上是對加涅學習條件理論的進一步深化,與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觀有若干重要的相通之處。梅里爾認為:心理學家傾向於通過提這樣的問題來考察世界,即「當人們學習時發生了什麼?」;而教學理論家更感興趣的是:「我們怎樣才能使學習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有吸引力地發生?」我們不太在意學習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更在意的是對學習來說是必要而又適宜的事情如何能有根據地出...
孫梓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次開心的什麼,遙遠地發聲。哪怕這一切,只是一次除以一的過程。 著作  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散文集《甜鋼琴》、當兵劄記《綠色遊牧民族》;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 隱題詩 秋的最後一句蟬長成天空左半臉一顆小小的痣。好像昨夜初填上的韻腳,在時光偷偷離去的步伐裡被整個世界看見。那倉皇失措的模樣,竟與你我分手時重疊的影子相似好事的落葉像迷路的蝴蝶,所謂墜落是如此紛亂的書簡為了說出一則溫柔的箴言:了卻愛情的背光性之後,順手把昨日裱框成夏日夢裡忘了關上的天窗。而泛黃的你我將踩在...
白先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試圖捕捉人物內心萬變的情感。 著作:代表作《臺北人》,另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台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後收錄於《白先勇作品集》。責任編輯:謝靜雯資料來源: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ct101/speech-3.html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社;發表評論〈文章與生活〉、散文〈先覺者的悲哀〉、小說〈兩個新娘〉于《風月報》。  1940年發表長篇小說〈山茶花〉連載于《台灣新民報》;評論〈台灣文學的將來〉、散文〈我的自畫像〉、小說〈辣薤罐〉、散文〈吾友張星建氏側寫〉于《台灣藝術》;小說〈憂鬱的詩人〉、散文〈檳榔籠〉于《文藝台灣》。  1941年脫離《台灣文藝》,與黃得時、王井泉、陳逸松、中山侑等人組「啟文社」,創辦《台灣文學》,與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分庭抗禮。發表小說〈藝旦之家〉、〈論語與雞〉于《台灣文學》;小說〈部落的悲劇〉于《台灣時報》;散文〈酒是稚氣還...
宇文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的影子。‧出版作品:  短篇小說集《貓的年代》、《台北下雪了》、《幽室裡的愛情》、《台北卡農》  長篇小說《在月光下飛翔》  散文集《我將如何記憶你》、《顛倒夢想》、《這是誰家的孩子》  童書《愛的發條》  傳記《永遠的童話--琦君傳》等等‧私人部落格:  http://blog.udn.com/yuwencheng‧我個人對宇文正及其作品之想法:責任編輯人:黃可秀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舉確立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1938年,林語堂經過五個月精心構思,用近一年的時間寫成了七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京華煙雲》,生動描繪 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戰前後我國人民為保衛祖國而同仇敵愾的英勇鬥爭。該書是全美1939年的暢銷書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後,林語堂在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等刊物,揭露日本侵華罪惡,同時參加各種活動支持祖國的抗戰工作。期間曾兩次回國。對於英美所謂的"中立"政策進行毫不隱諱地指責。林語堂不僅是一位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發明家。1948年,林語堂在紐約成功的發明第一部中文打字機,並且成功研究出簡易的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