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領導、帶領。《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紅樓夢》第一回:「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
作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作戰。今比喻坐觀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例]這件事他插不上手,只能作壁上觀。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勝敗、高下。《三國演義》第三一回:「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清.顧嗣立《寒廳詩話》:「今日兩君旗鼓相當,盍一決雌雄?因取巨觥,各置於前,觀者如堵。」也作「一決勝負」。
捷足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見於《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據載,秦朝末年,天下苦於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傑紛紛起兵抗暴,爭奪天下。劉邦起於泗水,韓信是他的手下大將。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被封為齊王,當時擁有的武力比劉邦還要強大,謀士蒯(ㄎㄨㄞˇ)通於是勸他背叛劉邦,暗通項羽,將來再自立為王。當時韓信並沒有接受蒯通的建議,反而是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後來藉機將他貶為淮陰侯,使韓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聯絡另一大將陳豨(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蒯通的計謀。」劉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來,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惡劣的、不好的。如:「醜聞」、「醜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失。如:「將功贖罪」、「戴罪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挖、穿鑿。如:「臨渴掘井」。《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做事猶豫不決,顧慮太多。《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且如項羽救趙,既渡,沉船破釜,持三日糧,示士必死,無還心,故能破秦。若瞻前顧後,便做不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大眼睛。《說文解字.目部》:「瞋,張目也。」《莊子.秋水》:「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