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聲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范正敏《遯齋閑覽.人事.應聲蟲》:「余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因頓數粒,遂愈。」
魚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釣時拴在釣魚線上的浮物。主要作用是讓魚鉤懸在一個固定水深的位置不致沉底。當魚兒啄食物,魚漂下沉,就表示有魚兒上鉤。如:「魚漂一沉,釣友們忙喊:『收線!』」也稱為「漂兒」、「浮子」。
太公釣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願者上鉤。比喻心甘情願。相傳姜太公釣魚不用香,且釣鉤離水面三尺,並說:「負命者上釣來!」見《武王伐紂平話.卷中》。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這有何妨,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也作「姜太公釣魚」。
郭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斷有人繼作。游仙詩中明顯地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所謂正格的游仙詩,它們“滓穢塵網,錙銖纓紱,餐霞倒景,玉玄都”(《文選》李善注);一種是藉遊仙以表示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如曹植、阮籍的某些作品。郭璞顯然是繼承了後一種傳統。他的游仙詩藉遊仙以詠懷,有一定的現實內容。如第一首說:“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表示了對朱門的輕蔑與否定。第五首說:“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圭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表現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慨。第四首則表現了求仙的渺茫和傷時嘆逝的感情。郭璞游仙詩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和一般...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一○○.敘傳上》1>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蕩然肆志,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2>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3>鎖,伏4>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
先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先察覺。《論語.憲問》:「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雖情謬先覺,而跡淪驕。」
上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魚吃了魚被鉤住。[例]魚兒上鉤了,趕快拉起魚竿!
蓬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蓬門蓽戶」的縮稱。指貧陋的居室。比喻窮困人家。《晉書.卷七二.列傳.葛洪》:「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蓽有藻梲之樂也。」唐.王績〈採藥〉詩:「野情貪藥,郊居倦蓬蓽。」
美人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美女為,誘騙人上當的詭計。《三國演義》第五二回:「趙範欲用美人計賺將軍,只等將軍醉了,扶入後堂謀殺,將頭去曹丞相處獻功。」
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林間因溼熱蒸鬱而成的毒氣。《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初,援在交阯,常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慾,以勝瘴氣。」《三國演義》第八九回:「惟未、申、酉三個時辰可往來;餘者時辰,皆瘴氣密布,觸之即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