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教育有「社會化」和「選擇」兩種功能 認為教育社會學為社會學的分支,教育組織是其良好的研究領域,採驗證取向,強調社會學理科學驗證、分析,以建立理論目的,研究者以社會學者為主 解釋的、批判性的、質的研究取向,微觀的研究內容,代表理論如現象學、符號互動論、俗民方法論、知識社會學、批判理論等 代表人物 華德(L.F. Ward)、 -{塗}-爾幹(E. Durkheim)、 韋柏(M. Weber)、 孟漢(K. Mannheim)、 杜威(J. De...
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具有系統、組織的定律或論點。是由實際的驗證中歸納出,或由觀念推演而得。如科學上的理論。[例]經過多次實驗及觀念推演,我們終於證實了這項科學理論。
行為主義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主義取向(Behavioral approach)目錄1 主要論點2 操作制約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主要論點二十世紀前半期的學習理論可說是行為主義。行為取向的學習論主張個體的行為改變,可由刺激與反應的關係與以說明,並可藉實驗的方式驗證假設。行為取向的主要論點有帕瓦洛夫(I. Pavlov)的古典制約論,桑代克(E.L. Thorndike)的學習律,及史金納(B. FSkinner) 的操作制約論(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制約古典制約論探討刺激與反應非制約的聯結,也就是不經訓練,刺...
從眾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下,選擇將自己的票投給大眾所期望的候選人,從而增加他們真的勝出的機會。舉例而言,如果在一個無法被驗證的民意調查中,透過非正當的手段提高某政黨的民意調查。那麼信任此民意調查的中間選民會認為該政黨的獲選機率高而將自己的票投給該政黨。如此一來,若是該信任該民意調查的中間選民數量在一定的比例以上,有可能因此影響選舉的結果。 社交從眾行為和性別沒有差異從眾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當一個人的行為被接受和認同,他會產生巨大的成就感;當自己的行為與別人一致時,又會有安全感。人是嚮往安全生活環境的動物,因此,追求安全感是人類畢生的追求之一...
等值分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而言,當分母放大五倍時,分子也應公平放大五倍,同理,當分母縮小五倍時,分子也應同時縮小五倍。5. 驗證規則:為了使學生更能信服於計算規則,因此可再拿出計算版,來做實際操作,或者提供具體物,來讓學生確定上述教導的計算規則為正確且可靠的。(註1) 約分與擴分當完成上述教學過程後,學生應對於等值分數有相當的了解,因此即可帶入約分與擴分兩者的名詞。舉例而言,當3/4=3*5/4*5=15/20時,分子分母同時乘以五,也就是接放大了五倍,因此此過程稱為擴分。相反的,如將15/20要最簡分數時,則上下應同時除以其公共的整數因數,也...
欣賞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創造、一個成功的實驗、一個精確的數理論證等的欣賞。此欣賞教學有助於學生革除粗心大意之習性,養成細心驗證之習慣和潛心求知之興趣。(2)藝術之真:藝術之知識成於假言判斷,審美的判斷和名理的判斷不同,因此藝術家或美學家指導學生欣賞藝術真理時,由其概括之普遍性和必然性中,而領悟出藝術作品之真,應是形似不如神似、神肖優於形肖之道理。2.對”善”的欣賞”:又可稱為道德的欣賞,若依其欣賞的對象而言,又可分為品德的欣賞、風範的欣賞以及理想的欣賞:(1)品德的欣賞:對於某人的品性、德性和人格方面的欣賞。(2)風範的欣賞:前賢名人的做人處...
人力資本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投資視為可促使「人力資本」的效能增加者,其導致對經濟生產的貢獻亦正向增加。此理論獲得了許多實務上的驗證、支持,因此許多政府和個人對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深具信心。目錄1 相關名詞解釋1.1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1.2 物質資本(Material Capital)2 參考書目 相關名詞解釋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人力資本係指投資在人力上的教育、培訓及健康維護等各面向投資所總和的資本。亦可解釋為人所具有的經濟價值的總和,其包含專業知識、技能及體能等。註2 物質資本(Material Capi...
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2. 「知識」起源於感官,是經過懷疑之後可驗證的。3. 人類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征服自然。4. 培根的科學方法是以實驗和歸納法為主。 教育的主張(一) 教育目的:求得豐富的知識,最終目的在於征服自然。(二) 教育內容:注重實用的知識教育。(三) 教育方法:透過實驗、觀察、歸納法 資料來源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
解釋技巧(interpret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來看問題,在其中找到意義的感覺。2. 個案會對這些新洞察感到興奮。3. 個案會呈現其他的相關資訊來驗證此洞察,會越說越多。4. 個案會更深的思考問題,自己的行為要如何進一步改變。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解釋技巧英文關鍵字:interpretation 參考資料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042.Clara E. Hill (2006).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林美珠、田秀蘭合譯)。台北市:學富文化。p.236-244
點對稱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180度後,其圖形與未旋轉前的形狀相同,另外可藉由剪紙的活動,將前後的圖形剪下後做疊合,使得能確實驗證前後圖形為相同。 命名在完成上述圖形介紹後,可了解當以中心點為轉軸時,前後圖形將有相同的結果,因此將具備此類性質的圖形稱為點對稱圖形,而圖形的中心點即稱為對稱中心,另外在此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用竹蜻蜓或者陀螺等等方式,來讓學生了解所謂中心點的含意。 判斷點對稱了解點對稱之名稱意義後,老師可提供一系的圖形,來讓學生做判斷,探究其是否為點對稱圖形,並且同時引導學生找出對稱中心在哪。透過此教學過程,可檢驗學生是否了解,並且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