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96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驕者必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驕傲的人往往會因大意而遭到挫敗。如:「他宣稱自己穩拿冠軍,卻名落孫山,的確驗證了驕者必敗這句話。」
實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學上為了要闡明某種現象或驗證某種理論,用種種人為的方法,加以反覆試驗,並觀察其變化,稱為「實驗」。
自由回憶法method_of_free_reca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ll method)。例如在研讀序列位置曲線(serial position curves)的實驗證據中,常以「自由回憶」(free recall)與「序列回憶」(serial recall)兩種作業探究受試者的測驗內容。在自由回憶作業中,受試者可以藉由自由回憶法的方式,依自己意願自由地按照任何順序來回憶作業中的一長串項目。在記憶測量法的分類中(特別是保留量的測量),記憶的測量可分為回憶法與再認法(recognition method)。回憶法是指根據受試者所能報告出來的項目多寡,去決定保存在記憶系統中的記憶量,而自...
慣性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定律。(註1)2.主要由天文觀察中,簡介推倒而來,是抽象概括的結論,不能單純按字面定義而用實驗直接驗證。和實際說法接近的是:任何物體在所受外力的合力為0時,都保持原有運動不變,即原來靜止的繼續靜止,原來動作的繼續作等速直線運動(慣性運動)。物體的慣性實質是物體相對於平動運動的慣性,其大小極為慣性品質。物體相對於轉動也有慣性,但它跟第一定律所說的慣性不同,它的大小為轉動慣量。(註1)3.物體之所以保持靜止或等速度直線運動,是在物體不受力的條件下,由物體本身的特性來決定的,物體是固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
憂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精油、寵物、藝術、音樂及團體擊鼓療法等等治療都被覽入正統醫療來治療心理疾患,但是並未一一以科學方法驗證其療效。 資料參考國家網路醫院KingNet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Taiwan Association Against Depression,簡稱TAAD)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Daylily Depression Prevention Association)憂鬱症depression-提供憂鬱症資訊-快樂心情彼得森著,杜仲傑、沈永正、楊大和、饒怡君、吳幸宜譯(2002)。變態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張春興(1989)。...
單向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說時,底下的人雖未發言,卻可以在接收到訊息後自行作大量的探討,並且在未來的日子中,可能會自行使用並驗證此項訊息,其二,則是在此項溝通的行為時,他代表了一種有意義訊息的傳遞,他不需要懷疑,就是一項訊息,接收者儘管朝聽到的去做就是了,因此是節省時間並且有效率的溝通方式,長應用於軍事用語,或是行政指令時。 缺點其缺點顯而易見,也是最大缺失,那就是傳遞者在溝通的地位中無法動搖,是唯一的來源,唯一的線索,也就是說當傳遞者不是一個正確的使用時,他可能產生脫誤,或是造成接收者的誤判,因此此向溝通行為發生時,往往帶有上對下的階級概念,...
歸納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某種性質或關係歸類,表達一種規律。所以凡是科學上的定理定律,都是科學家經過對個別事例多次重複觀察驗證所歸納出來的結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歸納推理英文關鍵字:inductive reasoning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166-168,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學校本位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位教師都是課程設計者,每間教室都是課程實驗室,教師扮演實驗者與研究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蒐集資料、驗證假設、落實課程。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5%AD%B8%E6%A0%A1%E6%9C%AC%E4%BD%8D%E8%AA%B2%E7%A8%8B#
經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透過。如:「本產品經由實驗證明,絕對安全,敬請安心使用。」
指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積的寫法應為5+(3x3x3x3),而並非寫成(5x3)x(5x3)x(5x3)x(5x3),此及驗證次方4適用於最接近的底數3。接著再次方的四則運算中,等同於先乘除後加減的概念,因此學生應先了解次方為相乘積的概念,在運算時應先處理次方在進行後續運算。在此階段中,老師應準備充分的練習題,供學生演練,並且需選擇不同種類的題型,以增加變化程度,如7+24+3x8以及7+(24+3)x8兩者的結果為何,並應指導學生寫下運算過程,使其更清楚瞭解計算的差異,如學生的結果錯誤時,也可回頭看運算過程,而指導學生錯誤之觀念,以利學習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