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脂抹粉、梳妝打扮,這哪裏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聽了,對樑鴻說:“我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驗證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賢士。妾早就準備有勞作的服裝與用品。”說完,便將頭髮捲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織機,動手織布。樑鴻見狀,大喜,連忙走過去,對妻子說:“你才是我樑鴻的妻子!”他為妻子取名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閃耀。後來他們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東北)山中,過起了隱居生活。在霸陵山深處,他們以耕織為業,或詠詩書,或彈琴自娛。不久,樑鴻為避徵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離開了齊魯,到了吳地(今江蘇境...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方體,此立方體再由上述各個小類型分成4*5*6=120的小方塊。基爾福即以此架構設計了各種智力測驗驗證人類可能的智力結構因子。1977年基爾福又在內容層面中新增聽覺一個小類型,因此將智力結構因子擴展成5*5*6=150個。1988年基爾福又將運作層面的記憶因子,再分成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結果形成5*6*6=180個的智力結構模型。 流體與晶體流體與晶體(卡特爾與霍恩,Cattell& Horn):在智力結構論中,卡特爾與霍恩(Cattell& Horn, 1966)的理論別樹一格,他們認為智力包含流體智...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究活動為中心,從開放的學習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獲得結論並驗證之,經由問題解決的過程,讓學生從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能(張靜儀,1995;張清濱,2000;劉宏文,2001)。因此探究式教學是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再以此問題進行探究,並讓學生經由實際的參與,在探究的過程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巧。  雖然探究式教學法在促進學童對培養批判性思考上有極大的助益,但有些教師沒有自信能勝任探究式教學,甚至認為無法回答學童在探究過程中所提到的問題。而且探究式教學法常需花費較多時間,因而造成教學進度上的延...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性思考和典範式思考。故事性思考以它和生活的似真性說服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其內容,它創造假說而不需要驗證,只能以「好壞」評估故事的價值;而典範式思考則以事服人,追求普遍性真理,以驗證假說建立形式的、實徵的證明,求令其可重複驗證和具有預測力,「對錯」和證據是否充分成為其評估標準。「故事」的模式處理人的意向、行動及其變化和結果,著重的是整體過程和特殊經驗;「典範」的模式則試圖找到...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道術。賈誼說他曾經聽說,古代的聖人如果不在朝廷當官,就一定置身於醫生或卜者的行列,他想去找卜者來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兩人來到市集,在占卜的店鋪中遇到閒坐的司馬季主。席中,司馬季主講述天地自然運行規則,和陰陽吉凶的緣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這使得他們感到十分驚異,曉得是遇見高人,連忙把帽子戴正,繫好帽帶,並整理衣襟,端正地坐好,然後才開始發問。後來「正襟危坐」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莊重誠敬的樣子。
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三向度歸因論(引自張春興,2001)  根據對以往心理學家們行為後歸因理論的比較分析,溫納提出了以驗證三個假設為目的的三項度歸因論:個人對自己在某種情境下所表現的行為存有自求瞭解的動機。解釋自己行為後果時個人所做的歸因是複雜且多向度的。個人以後類似行為動機的強弱,將決定於他對以前行為結果所做的歸因解釋。  基於以上三個假設,經由實驗研究的結果,溫納發現一般人對從事過有關失敗的工作之後,多將自己行為結果之所以成功或失敗,歸結為以下六個原因: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工作是否勝任。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池中是否盡力而為...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重視行動。尤其是實際工作人員一面行動,一面研究,從行動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更從行動中解決問題,驗證真理,謀求進步。在教育方面,它是行政、課程、教學各方面謀求革新的重要方法(李祖壽)。行動研究是「行動」和「研究」結合的一種研究方法,亦即,情境的參與者(如教師)基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或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以尋求實際問題的解決(陳伯璋)。 目的行動研究的目的在於解決當前的問題,以收即時應用之效。行動研究的目的不在追求基礎知識,也不在尋求大量事例的通則,或將研究發現應...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表示這個實驗對不同的物品和環境皆有效。一個月後再度測試出阿爾伯特依然會對這些東西產生恐懼。這個實驗證明瞭人類的行為能夠被刻意的制約,並與佛洛伊德學說中認為人類行為來自非刻意產生的淺意識有所差異。本實驗簡化如下:聲音 (US) => 恐懼 (UR)聲音 (US) + 老鼠 (NS) => 恐懼 (UR)老鼠 (CS) => 恐懼 (CR) 以古典制約理論為基礎的行為治療心理學以古典制約理論為基礎推導出了多種心理治療理論, 包括了厭惡療法、系統脫敏感療法、氾濫療法、爆炸療法。其中氾濫療法和爆炸療法被用來...
鼓勵學生將生活中各種有關科學的想法都帶到科學教室中來做進一步的探索,亦將所獲得的科學概念帶到生活中去驗證。於是,KIE 提供思考性的工具協助學生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適切的評估個人進一步探索的方向與目標。思維透明化(Make Thinking Visible):KIE 多元化的教材深度允許學生建構出自我的理解概念,並經由提供輔助的鷹架工具,來呈現學生的過渡概念(Intermediate Concept)。學生可透過反覆驗證的過程,將自己的質樸概念...
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的適切性。包括以下三項:1. 認知性:教學的認知性是指教學內容應合乎事實,且能經過其他人物、時空的驗證。2. 價值性:教學的價值性是指教學結果有其意義及道德作用。3. 自願性:教學的自願性指教學過程能合乎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動機。 專業性的規準(註1.2)專業性的教學規準,用以評量教學目的、教學意圖、教學成效的完成標準。包括以下三項:1. 目的性:教學的目的性是指教學活動能達成預期學習結果。2. 釋明性:教學的釋明性是指教學意圖能為學生所理解、仿效。3. 覺知性:教學的覺知性是指教學成果能為師生雙方所共同覺知。 教學的影響...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