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陸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219)字公紀,三國吳郡華亭(今江蘇省松江縣)人。年六歲,見袁術,術賜以橘,懷橘遺母,時稱其孝,為《二十四孝》中所述孝子之一。孫權統事,以直道見憚,出為鬱林太守,為官清,罷歸時兩袖清風,行裝極輕,所乘船輕不能越海,取石壓船,始得順利航行。人稱其,號該石為「鬱林石」。博學多識,嘗作《渾天圖》、《注易釋玄》。
髒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貪汙、舞弊、揩油等方法而得來的錢財。如:「他倔強清,絕不會接受你的髒錢!」
競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競爭的能力。[例]這家廠商的產品價物美,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不達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時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載,東漢的張霸是一個很有才學的文人,他七歲時就能通曉《春秋》,博聞強記,學問過人,又能孝順父母,待人謙和,在當時的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因此張霸被舉為孝,屢獲升遷,最後成為侍中。當時政權落入外戚鄧氏手中,虎賁中郎鄧騭(ㄓˋ)是鄧皇后的哥哥,地位顯赫,有權有勢,是眾人巴結討好的對象。鄧騭聽說了張霸的良好聲名,便想要與他結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張霸對鄧騭沒有好感,總是設法避開鄧騭,對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張霸不知變通,以致失去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後來「不識時務」被用來比喻不知利用時運以求通達;也...
耳目濡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01.宋.樓鑰〈送從弟叔韶尉東陽〉詩:「吾家有素風,耳目久濡染。毋庸慕豪舉,助先以儉。」
面色如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色像泥土一樣。形容驚恐到了極點。《聊齋志異.卷五.武孝》:「一日,方燕飲,聞喧詈聲,釋杯凝聽,則婦搴簾入矣,石大駭,面色如土。」也作「面如土色」、「面如灰土」。
澠池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之會立功的故事。見《史記.卷八一.頗藺相如傳》。
雷鳴瓦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潔堅貞。後來「瓦釜雷鳴」用來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亦用來比喻拙劣的文章卻風行於世。宋朝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玉〉詩三首之三:「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正以「瓦釜雷鳴」比喻文章之拙劣與風行。
胡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喉間的笑聲。明.陸世《西臺記》第二齣:「今日裡相逢歧路,生和死總付一胡盧。」《聊齋志異.卷四.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騎箕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尾為東方蒼龍七宿最後的兩個星宿。相傳武丁的宰相傅說死後升天,跨身於二星之上。語出《莊子.大宗師》:「夫道,……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後以此比喻人死後升天,常用作輓辭。清.陸世《西臺記》第四齣:「早做了日星河嶽,騎箕尾光生芒角,馭雲煙氣陵霜鍔,炳丹青風清寒醥。」參見「傅說」條。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