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7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隔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的對岸。如:「他站在江邊望著隔岸幾戶人家。」
回黃轉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由秋冬的枯黃,轉變為春夏時的青翠。比喻時序的變遷。晉.無名氏〈休洗紅〉詩二首之二:「回黃轉綠無定期,世事復君所知。」
足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未至之國,將何以待君?臣戍願君勿受。」孟嘗君曰:「諾。」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10>,君召而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公孫戍曰:「臣有大喜三,重11>之寶劍一。」孟嘗君曰:「何謂也?」公孫戍曰:「門下12>百數,莫敢入諫,臣獨入諫,臣一喜;諫而得聽,臣二喜;諫而止君之過,臣三喜。輸象床,郢13>之登徒14>不欲行,許戍以先人之寶劍。」孟嘗君曰:「善。受之乎?」公孫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書門版曰:「有能揚文之名,止文之過,私得寶於外者,疾15>入諫。」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桓公十三年》。 (2) 孟嘗君:田文,生卒年不詳,...
名繮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6) 軌躅: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人的遺範。躅,音ㄓㄨˊ。 (7)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
熟路輕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春秋晉國人,生卒年不詳。善御。 (3) 造父:西周穆王時善御者,生卒年不詳。王使造父御,西遊忘。及徐偃王反,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自此為趙氏。父,音ㄈㄨˇ。
楮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與墨。後借指詩文或書畫。明.董越〈朝鮮賦〉:「有楮墨以供唱酬。」明.徐渭〈畫鶴賦〉:「楮墨如工,壽終身之玩。」
尊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
離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
半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路。多用在文言文。[例]半途而廢、半途折
眾散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出兵攻打鄭國。四國的大軍於是開到了鄭國,把首都的東門團團包圍,連續打了五日都沒辦法攻下,只好無功而。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吁這個人仗著強大的武力進行殘忍的征伐,總有眾人反叛,親信背離的一日,他的計謀顯然難以得逞。」後來,四國聯軍又再次出兵攻鄭,取得了勝利,但州吁並未因此而獲得百姓的愛戴,反而在不久後就被殺了,果真應驗了眾仲的預言:「眾叛親離,難以濟矣。」「眾叛親離」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不得人心,處境孤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