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能產生,刑罰就因失去依據而不能輕重適中;刑罰失當,人民舉手投足都容易犯錯,就會惶恐終日,不知如何安放手腳。」孔子所講的此一席話,見於《論語.子路》。後來「手足無措」這句成語,就從孔子所說的「民無所錯其手足」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說明道理或理由。[例]他思路寬廣,說理明晰,是個天生的演說家。
末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這四個人的例子看來,有大城市對國家是有害的。樹枝太粗就會折斷,尾巴太大就擺動不易,大王您應該明白這道理。」後來「尾大不掉」被用來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亦用來比喻事物因輕重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
以升量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升、石,皆為古代容量單位。一石相當於一百升。以升量石指用小的容器測量大的容量。比喻以淺陋的思想揣度高深的道理。《淮南子.繆稱》:「使堯度舜則可,使桀度堯,是猶以升量石也。」
騎牛覓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邊,反而捨近求遠,向外追尋。《景德傳燈錄.卷九.福州大安禪師》:「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也作「騎驢覓驢」。
無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非、不外。《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小生慣誦經史,教導鄉里徒弟,無過是教他學習個孝、弟、忠、信的道理,識認得個三綱五常。」元.楊立齋〈哨遍.世事摶沙嚼蠟套.六煞〉:「五代史止是談些更變,三國志無過說些戰伐。」也作「無故」。
舍本問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戮力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理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理、事理。《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羽等傳.評曰》:「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鑠金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所贊同的,很少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厭惡的,很少有不失敗的。這就是俗話所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納州鳩的勸諫,反而認為他已經年老了,什麼都不知道。隔年,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口鑠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