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亭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中葉一種起源於河北省樂亭縣的曲藝,流行於樂亭、唐山及華北地區。表演形式為一人左手擊鐵板,右手擊鼓演唱,另以三弦或四胡、笛子、二胡等樂器伴奏。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東路以樂亭為中心,音調高亢;西路以唐山為中心,唱腔婉轉,節奏富變化。
國民樂派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漫派音樂的一部分,流行於十九世紀的歐洲。此派音樂家重視民族傳統,以民歌、民間舞曲、民間故事為題材,創作新穎的曲調、和聲及特殊節奏。
木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工藝技法。以木為底,表面鑲嵌各種木竹類、貝、寶石類等飾物。漢朝時發明,至唐代廣為流行
候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候醫生診療。如:「這次流行性感冒來勢洶洶,各大醫院擠滿了候診的病人。」
山西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山西地方的劇種。由蒲劇派衍生而成。音調高亢,唱腔以梆子腔為主。也稱為「晉劇」、「中路梆子」。
三弦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說唱藝術。流行於河南,初為一人腿縛節子,懷抱三弦自彈自唱,後發展為一至三人演唱,演唱者自擊小銅鈸或八角鼓,旁有三弦或墜胡伴奏。
京八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流行於北平的旱煙袋。長約八寸。《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又在懷裡掏出一枝京八寸,裝出蘭花煙,自己抽著了。」
連臺本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演出的平劇本戲。始於清道光年間北平的平劇,通常是分日接演,一連演出十天。清末上海的平劇界,則流行將全劇分為幾十本,每本都是自成起訖的大戲,每場只演一本。
西秦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省海豐、陸豐一帶的劇種。源自本地人學唱徽戲,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做工粗細兼備,曲調優美華麗,善於表現人物的各種情緒。板式結構嚴謹,唱腔靈活多變。主要腔調有西皮、二黃等。
黃梅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區的劇種。其主要曲調是由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謠而來,受青陽腔的影響,並與安徽民間歌舞、說唱音樂等融合發展而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