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25 ms
共 7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冬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季穿的服裝。如:「服裝展覽會上透露出今年冬裝的流行訊息。」
|
彈黃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調。流行於清乾隆年間,一般約二十句左右,以七言句為多;亦有化七言為「三、三」六字句;或在句首加襯字者。最後常為三句疊句。也作「南詞彈黃調」。
|
山東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於山東省濟寧、臨清地區的一種曲藝。約有一百餘年歷史,流行於山東、華北、東北各地。唱詞以七字句為主,間以說白。表演者一面吟誦,一面擊銅板伴奏,節奏較快,亦有用竹板擊拍。傳統曲目有武松傳、魯達除霸、馬家店等。
|
金錢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四川和貴州的曲藝。一個人或兩人演唱,演唱者左手執兩塊竹板,右手執一塊,邊打邊唱,每唱一段則略有拖腔。為增強音效,其中一塊竹板嵌有銅錢之類的金屬片,故稱為「金錢板」。
|
攤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江、浙一帶的一種說唱藝術。參見「灘黃」條。
|
馬桶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男士髮型。四周剃圓,半長,垂於腦後。如:「隨著流行趨勢,今年又盛行馬桶蓋的髮型。」也稱為「馬子蓋」。
|
恐怖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小說。以神奇奧祕和俠義為題材,充滿恐怖、鬼魂、凶宅等離奇神怪之事。
|
瓊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合海南島當地的語言、民間小調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
中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技藝表演活動。流行於北京等地區。「幡」是旗幟的一種,「中幡」則為一種裝飾華麗,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的旗幟。經常會在竿頂上飾有一層至數層由彩釉、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表演時,藝人們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原為皇室儀仗隊的表演活動,後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
|
穿帶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兩面都刻有印文,左右有孔可拴紐帶的印章。通常一面刻名字,另一面刻字號、吉語或畫像。漢魏時代較為流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