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知曉道理。《漢書.卷五六.董舒傳》:「正其誼不牟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不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能保護、守不住。如:「城池不守」。南朝齊.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金湯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無遷。」《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今成都不守,社稷傾崩,司馬炎必有吞吳之心。」
2.不遵循、不延續。如:「不守信用」、「不守規矩」。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退不守丘明之傳,於丘明之傳有所不通,皆沒而不說。」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黨同伐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黨同伐異」意思是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鬥爭。漢初採黃老治術,主張無為和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但自漢武帝劉徹執政後,採納董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一時間儒學興盛起來,學者經常聚集討論,以致宣帝時召集諸儒在石渠閣講論六藝。在評議《公羊》、《穀梁》時產生分歧,引發爭論,以致有「黨同伐異之說」。也就是觀點相同的人結為同黨,攻擊觀點和自己不同的。後來「黨同伐異」演變為成語,用來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
騰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飛蛇。《韓非子.十過》:「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長統列傳.長統》:「騰蛇棄鱗,神龍喪角。」也作「螣蛇」。
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心、持心。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公衡達,秉心淵塞,媚茲一人,臨難不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是以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
同衾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帝時,姜肱與弟海、季江友愛,常同被而眠。見《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姜肱》。後以同衾幬比喻交情深厚。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明.韓洽〈悼亡詩〉:「在昔同衾幬,於今付沙礫。」
大纛高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位者的儀杖旗幟。形容聲勢顯赫。元.王文《救孝子》第一折:「今日個茅簷草舍,久以後博的個大纛高牙。」也作「高牙大纛」。
製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與連心線亦為垂直之關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製圖英文關鍵字:Map-making 參考資料註1 田紀夫/著。小學生數學大疑問,2001年初版,頁78~79。國際村文庫書店有限公司。註2蔡秉樺/著。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2007年初版,頁529。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報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行動來打擊仇敵。《三國演義》第二回:「趙弘、韓忠、孫,聚眾數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讎。」也作「報仇」。
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螳螂的別名。參見「螳螂」條。《呂氏春秋.夏紀》漢.高誘注:「螳螂,一曰天馬。」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