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蒙馬特遺書》、《鬼的狂歡》等,其中《鱷魚手記》為其最重要之作品。以下略為介紹《鱷魚手記》這部寫同性戀的小說,此書可說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再現,全書最為吸引人之處,在於作者把強烈的戲劇效果加在主線敘述上,也就是「鱷魚」。作者在書中,將鱷魚繪成一個為了避免引起注意,所以隨時隨地都穿上人皮,假裝自己是人類的「人形鱷魚」,在二十世紀末的台灣社會中,同性戀還不如今日受多數人的認同,同性戀者只能辛苦地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然而產生不少悲哀。書中鱷魚所穿上...
校長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k(1992)則認為人事評鑑具有以下三個程序:1、確認應具備之能力;2、依據具備之能力進行表現的述;3、根據需求與述的能力進行判斷與評定。而學校校長的評鑑亦屬人事評鑑的一種。(引自David, Edward & Kenneth, 200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校長評鑑英文關鍵字:(PRINCIPALS EVALUATION)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62-63。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甘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勾踐為了復國雪恥,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詩〉來稱頌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嘗膽不苦甘如飴」,便是述勾踐嘗膽之事是極苦之物,但勾踐刻苦自勵,卻把它當成像糖那樣甜美。後來「甘之如飴」就用以形容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甘之如飴」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宋.真德秀〈送周天驥序〉:「非義之富貴,遠之如垢汙;不幸而賤貧,甘之如飴蜜。」
ABA的基本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的例子顯示,當個體展現這些問題行為時,將可以帶給個體顯而易見的好處。2.行為問題的功能:文獻最常述行為問題有以下主要功能包括:(1)要求注意(attention seeking):它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呵護或安慰。(2)逃避作業(task avoidance):它可以幫助個體逃避困難、無聊或費力的作業。(3)要求物品或活動(tangible activity seeking):它幫助個體去獲得想要的物品或喜歡的活動。(4)感官增強(sensory reinforcement):它可能可以製造一個感官的增強,包括視覺、...
道貌凜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述維摩詰居士的外表和情態,形容他的容貌莊嚴肅穆,胸懷坦蕩,心地光明,遠望就像鶴立雞群似的,近觀有如龍來洞口,光彩射人。後來「道貌岸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除本義外,也作諷刺用法,用來形容外表故作正經,心中其實不是如此。
圖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線條、色彩繪成的畫。如:「牆上掛了一幅圖畫,繪的是斜陽夕照的景象。」
強迫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述3 成因4 主要症狀5 發病率6 如何治療7 注意8 誤解 定義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 是一種心理焦慮帶來的症狀。其特徵為反覆的負面思考,及過度的受焦慮影響,導致干擾日常正常的生活。強迫症患者平時必須要執行一些不尋常的例行性行為,如不斷的洗手等等,來減少焦慮感。 述強迫症患者會常常被不需要的焦慮困擾,常常需要反覆一些規律,如不斷檢查瓦斯有沒有關緊,檢查完後,很快又會憂慮...
李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關於作家李喬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李喬曾自述作品的傾向「大多偏重在社會大眾生活面的繪,為無告的小民作微弱的代言」,因此小說呈現了堅定不移的寫實風格,題材多觸及生命的痛楚和無奈。李喬小說寫作特色十分多元,有運用西方意識流、內心獨白等寫作技巧,帶有現代主義色彩,如〈人球〉、〈寂寞雙簧〉等;寫臺灣人民在苦難時代下的掙扎與奮鬥,如〈蕃仔林的故事〉、〈山女〉等;批判工商社會造成人的心靈扭曲與異化,如〈恍惚的世界〉、〈老何和老鼠〉等;另外...
赴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管仲的意思,授予五人官職,讓他們聽命於管仲,為齊國效力。其中述王子城父時,原文就用了「視死如歸」,後來「視死如歸」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無所畏懼。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編了多部劇本,如《凱替萊恩》、《英格夫人》、《奧拉夫.利列克朗》、《覬覦王位的人》等。《英格夫人》寫十六世紀挪威北方女英雄英格夫人的故事,《覬覦王位的人》則是寫挪威從封建割據到民族統一時期的鬥爭,作品借歌頌古代英雄宣傳民族團結,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並以此倡導挪威的民族戲劇。稍後的《布朗德》、《彼爾.金特》開始向現實主義轉變。中期創作約在1869年至1890年期間,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巴黎公社革命引起歐洲社會矛盾的激化,這使易卜生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制度的認識有所加深。他把注意力從中世紀民間文學轉移到當前現實生活方面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