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履薄臨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臨深履薄」是指像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十分小心,出自於《詩經.小雅.小旻》。這首詩在感嘆君王任用小人、聽信小人的錯誤政策,使得國家災難頻傳,民不聊生。身為知識分子的詩人相當憂心,無法盡一己之力改變國家衰敗的命運。詩人最後感嘆說:「大家都知道,不敢空手與老虎搏鬥,不敢徒步渡河,因為這都是危險的事,但卻不知道小人當道更是危險。所以要特別戒慎,有如走在深淵旁邊、踩在薄冰上面一樣,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後來「臨深履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戒慎恐懼,十分小心。
|
於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讚嘆詞。《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文選.曹植.責躬詩》:「於穆顯考,時惟武皇。」
|
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攔。同「擋」。《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道:『你是鬼怪,不許入來。』攩住了門不放他。」
2.抵擋、抵禦。金聖歎刪本《水滸傳》第三二回:「且把酒來攩寒。」
3.搥打。《列子.黃帝》:「既而狎侮欺詒,攩㧙挨抌,亡所不為。」
|
撞鐘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而出,用來形容富貴之家的奢侈豪華,如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談及寧、榮兩府的衰敗時,便感嘆道:「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
志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
怎麼搞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發生原因不明的事情表示驚嘆或詢問的片語。常含譴責的意味。如:「原本已經說好的事情,怎麼搞的,又變卦了!」
|
蠟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阮孚好屐,一次有人拜訪阮孚,見他吹火蠟屐,使之潤滑,就嘆息說:「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典出《晉書.卷四九.阮籍傳》。後比喻遊歷。宋.朱松〈招友生〉詩:「欲話此懷須我輩,一來蠟屐伴春行。」
|
一夜無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晚都無法成眠。《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舉子一夜無眠,嘆道:『天下有這等大力的人,早是不曾與他交手,不然性命休矣!』」《紅樓夢》第二五回:「嚇醒過來,方知是夢,因此翻來復去,一夜無眠。」
|
引虎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七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樂府的一種詩題,起於漢末。所謂七哀指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為反映社會動亂、抒發悲傷情感的五言詩。如王粲、曹植、張載皆有〈七哀詩〉。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