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攔。同「擋」。《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道:『你是鬼怪,不許入來。』攩住了門不放他。」
2.抵擋、抵禦。金聖歎刪本《水滸傳》第三二回:「且把酒來攩寒。」
3.搥打。《列子.黃帝》:「既而狎侮欺詒,攩㧙挨抌,亡所不為。」
引虎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引狼入室」。見「引狼入室」條。01.《東周列國志》第一七回:「楚王自引兵逕入息宮,來尋息媯。息媯聞變,曰:『引虎入室,吾自取也!』」02.清.夏燮《中西紀事.卷二○.外夷助剿》:「是不但引虎入室,並且為虎添翼,恐此時招之使來,他日不能麾之即去也。」 
七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樂府的一種詩題,起於漢末。所謂七哀指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而哀,鼻酸而哀。為反映社會動亂、抒發悲傷情感的五言詩。如王粲、曹植、張載皆有〈七哀詩〉。
無脛而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脛而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韓詩外傳》卷六記載,春秋時,有一天晉國的國君晉平公搭船遊樂,在玩得開心之餘感說:「要如何能招得賢士,與他們共度這良辰美景呢!」這時,划船的船夫盍胥聽到後,趁機跪下回答說:「得不到賢士,是因大王您不愛好他們啊!您看海裡的寶珠、山裡的美玉都沒有腳,您卻能擁有他們,這是因為您喜愛他們啊!而賢士有腳卻不到您身邊來,這完全是因為您不喜歡他們,也難怪您會有招不到賢士的感。」晉平公驚訝地說:「我怎麼會不愛好賢士呢?我門下的食客有好幾千人呢!」盍胥解釋說:「大鳥一展翅可以飛越千里,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
衣冠濟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冠楚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詩以有人以為是沒落士大夫的哀,或息人生短促的詩。詩中說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鮮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傷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歸處在何方啊!詩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裝整齊亮麗。後來「衣冠楚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因古代男子盛裝,必須戴冠的緣故。
惻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憂、哀傷。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借問邦族間,惻愴論存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及相如之弔二世,全為賦體,桓譚以為其言惻愴,讀者息。」也作「惻怛」。
豁然開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下子開通領悟了某種道理。《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聞安師講《般若經》,豁然開悟,曰:『九流異議,皆糠粃耳。』」也作「豁然大悟」。
絃外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 陸游 雨後殊有秋意:[只鼻端無妙斲,豈知絃外有遺音?] 2.語譯 用以形容話裡另有含意。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言外之意、話中有話 相反詞 言下之意、直話直說 5.例句 他說話含蓄,其絃外之音,若不留意,往往會忽略掉。
擊鐘陳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而出,用來形容富貴之家的奢侈豪華,如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談及寧、榮兩府的衰敗時,便感道:「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大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四八.賈誼傳》中,卻提到賈誼上疏給文帝,奏章一開頭就說:當今國事,可以令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長息者六。從賈誼的奏章來看,似乎文帝時的朝政簡直糟透了,根本不像史實告訴我們的。有人就認為賈誼是在「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意思是說賈誼是在故作驚人之語,好痛快地抒發內心的憤悶。呂氏這篇文章是今天可以找到關於「危言聳聽」較早的源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