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51 ms
共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絃外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 陸游 雨後殊有秋意:[只嘆鼻端無妙斲,豈知絃外有遺音?] 2.語譯 用以形容話裡另有含意。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言外之意、話中有話 相反詞 言下之意、直話直說 5.例句 他說話含蓄,其絃外之音,若不留意,往往會忽略掉。
|
聯綿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中某些含雙音節的單詞,只具一個詞素,不可分開解釋,否則無意義,狀似聯綿二字為一語,作用同一般單音節的單詞。可概分為以下三類:一、疊字:如:「關關」、「淒淒」等。二、雙聲:如:「丁當」、「淋漓」等。三、疊韻:如:「倉皇」、「龍鍾」等。大部分的聯綿字為形容詞、副詞、擬聲詞,也有一些為名詞、嘆詞等。寫法在文獻上也往往並不固定。也作「連綿字」、「謰語」、「衍聲複詞」。
|
遊蜂浪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以蜂、蝶喻指男子。「遊蜂浪蝶」指輕狂花心的男子。《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四.青衫記.裴興私嘆》:「我心中想著,怎教人做得花月之妖,不相饒,遊蜂浪蝶簇花梢。」也作「遊蜂戲蝶」。
|
買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至市場購買魚、肉、蔬菜、水果等物品。《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次早起來,七人嗟嘆:『夜來此處甚是蹊蹺!』遂令行者前去買菜做飯。」
|
手卷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一○一.太府寺主簿周君墓誌銘》:「遂發憤進學,不半載,下筆成文,眾皆驚嘆。自爾手卷不釋,博貫經史。」
|
話裡藏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鬮,古時一種互相猜射的遊戲。話裡藏鬮比喻有言外之意。金聖歎刪本《水滸傳》第三七回:「宋江不聽得他話裡藏鬮,在船艙裡悄悄的和兩個公人說。」
|
瑟調琴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比喻夫妻感情和睦融洽。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六齣:「想那日瑟調琴弄,嘆中途付與東風。」明.許三階《節俠記》第一八齣:「強似那宿水餐風,更旨甘可奉,況兼著瑟調琴弄。」也作「瑟弄琴調」。
|
一隙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竅不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
耶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氣詞。表示無奈、感嘆。《水滸傳》第四六回:「見鬼了!耶耶,我自路上買得這隻雞來吃,何曾見你的雞?」
|
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庖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得到的?」庖丁說他所喜歡的是「道」,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連牛體脈絡相連以及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未曾觸及,更不用說會去傷到大骨頭了。一般好一點的廚子,每年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切割的方式來解牛;普通一點的廚子,每月要換一把刀,因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