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0.01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飛米轉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糧草運送迅速。比喻戰爭頻仍。《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上.高昌傳》:「今高昌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河西供役,飛米轉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也作「飛芻輓粟」。
非戰公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二七年由美國國務卿凱洛格與法國外長白里安發起,呼籲各國避免戰爭、運用和平手段解決紛爭的文件。至二戰以前共有六十餘國簽署。
日據時期公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據時期公學校(Common School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ing Period)即為當時的小學,供台籍兒童就學。1895年5月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後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50年。日本佔據台灣的最初三年,深感語言隔閡為軍事行動和行政工作帶來的莫大不便,1895年7月12日在台北士林創辦了第一所學校—芝山岩學務部學堂。次年3月31日又在台北建立「總督府國語學校」,同時在全省各主要城市設置「國語傳習所」共14所。至1898年7月28日日本政府公佈「台灣公學校令」,將國語傳習所全部更改為...
西線無戰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德國作家雷馬克所寫的長篇戰爭小說。西元一九二八年出版,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暴露戰爭的真相,指責軍國主義使年輕人血灑沙場的罪惡,表現極端反戰思想,提倡天下一家的理念。
武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軍隊或戰爭有關的事情。《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夫人自幼好觀武事,居常令侍婢擊劍為樂。」《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這聶慕政年紀,望上去不過十八九歲,練習得一身好武藝,合了他的朋友彭仲翔、施效全等幾位豪傑,專心求武事,結了個祕密社會。」
化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武器的簡稱。具有化學效應的作戰武器。包括毒氣、火焰、煙幕等。能使人體神經系統喪失功能、皮膚嚴重灼傷,甚至窒息而死。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化武首次被大量使用於戰爭中。」
出奇取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奇制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武,春秋齊國人,字長卿,生卒年不詳,是當時有名的兵法家。著有《孫子》一書,共十三篇,亦稱為《孫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兵書。主要內容在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為歷代談論軍事作戰典籍之祖,被推崇為「兵經」。「出奇制勝」是從《孫子.勢篇》而來,內容大意是說,凡是懂得靈活運用戰術的人,在兩軍交戰時,都是一邊正面和與敵人交鋒,一邊出奇兵襲擊敵人,以取得最後的勝利。所以善於出奇兵、靈活運用戰術的人,他的計謀,就像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般日夜滔滔不停地流著,永不止竭;亦如日月的交替、四時的更迭,循環不已。聲樂不過是宮、商、角、徵、羽五聲,顏...
防禦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抗禦敵人的戰爭
打敗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爭或競爭中失敗。如:「這一次打敗仗,我們必須好好檢討原因,以免下次重蹈覆轍。」
德基水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庫名。位於臺中市大甲溪上游,原名為「達見水庫」。民國二十八年,日本據臺時已從事開發,後因戰爭失利,中途停工。政府遂於民國四十三年開始規劃興建,到民國六十四年始完成。大壩採曲線形的混凝土拱壩,壩腹突出,高一百八十公尺,長二百九十公尺,有效蓄水量一億五千八百萬立方公尺。水庫係多元性水利工程,以發電為主,年發電量可達三億二千萬度,並兼有灌溉、防洪、給水、觀光等功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