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9 ms
共 10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乾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
「石爛」則是出自唐.杜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
蝸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謙稱自己的屋舍窄小。唐.駱賓王〈寒夜獨坐遊子多懷簡知己〉詩:「鶉服長悲碎,蝸廬未卜安。」宋.陸游〈戀繡衿.不惜貂裘換釣篷〉詞:「幽棲莫笑蝸廬小,有雲山、煙水萬重。」也作「蝸居」、「蝸舍」。
|
巴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柳條編成用來盛物的圓斗形器具。《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將火照時,那扇門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車軸滾在壁邊,有巴斗粗大。」也作「笆斗」、「栲栳」。
|
塞耳盜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掩耳盜鈴」之「鈴」,典源作「鍾」。「鍾」同「鐘」。春秋時,晉國的范吉射被智伯消滅後,有人在他家中看到一口鐘,想把他偷走。可是這鐘實在是太大了,根本無法背走,於是就打算把鐘敲碎後再一塊一塊的拿走。可是一動手敲,鐘便發出洪亮的響聲。他怕這鐘聲會引來他人的搶奪,於是急忙將自己雙耳摀住,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那麼別人也就聽不到了。後來這個愚蠢行為的故事被濃縮成「掩耳盜鈴」,用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且妄想藉以瞞騙他人。出現「掩耳盜鈴」的書證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朝覲官進獻》:「夫既曰官銀,那有無礙之理,真掩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
|
中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葉、中期。《書經.無逸》:「昔在殷王中宗。」漢.孔安國.傳:「殷家中世尊其德,故稱宗。」《南史.卷七七.恩倖傳.論曰》:「自宋中世以來,宰御朝政,萬機碎密,不關外司。」
|
前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的事。《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定海內者無私讎,勿以前事自疑。」《三國演義》第四回:「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陳縣令,已粉身碎骨矣。』」
|
椒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烘焙過的花椒和鹽碾碎製成的調味品。《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煩你買一百錢爊肉,多討椒鹽。」
|
遠慮深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ㄔㄨˊ |ㄡ ㄐ|ˊ ㄑ|ㄣˊ,分別指兩種農具與兩種武器。鉏,翻土、除草的農具。櫌,用來鏟平田地或擊碎石塊的農具。棘,長柄,頂端有直刃,兩旁各具橫刀,可直刺或橫擊的兵器。通「戟」。矜,矛或戟的木柄。
(2) 錟:音ㄒ|ㄢ,鋒利。
(3) 句戟長鎩:音ㄍㄡ ㄐ|ˇ ㄔㄤˊ ㄕㄚ,為兩種兵器。句戟為戟刃尖端有鉤的兵器,長鎩為長矛。戟,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
(4) 適戍:前往守衛。
(5) 抗:對等、匹敵。
(6) 九國:指戰國時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等國。
(7) 鄉時:昔日、以前。鄉,音ㄒ|ㄤ...
|
敗國亡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國家淪亡,家庭破碎。元.羅貫中《風雲會》第一折:「氣昂昂創業開基,眼睜睜敗國亡家。」也作「敗國喪家」。
|
碴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碎屑、碎塊。如:「骨頭碴兒」、「玻璃碴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