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7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娘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古代對皇后或貴妃的稱呼。《三國演義》第三回:「人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三俠五義》第一五回:「娘娘不覺失聲道:『噯喲!包卿!苦煞哀家了!』」(2)稱女性神明。如:「註生娘娘」。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西頂娘娘廟在萬壽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起,開廟半月,繁盛與萬壽寺同。」(3)對婦女的尊稱。《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們房裡,一個人一個斗大的夜明珠掛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點蠟燭!」(4)子女對母親的稱呼。《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娘娘且是親生母,我是娘娘親福(腹)兒。」
吳魯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遠高於吳魯芹。「這是因為梁實秋在1949年前就已經出名,而吳魯芹真正進入文壇已經是1950年代,而且是在台灣。兩岸的分離,讓大陸這邊對他一無所知。」陳子善說。  吳魯芹生前戲撰墓誌銘:「此處躺著某某,對他的什麼形容詞都不需要。」1983年7月30日下午,吳魯芹與太太參加鄰居酒會,離開時走下石階跟朋友握手道別時,心臟病突發,撒手歸去。他去世時,余光中稱其為「愛彈低調的高手」,這也就成為談吳魯芹的一個經典的句子。  余光中說,吳魯芹逝去,他那一代的散文家又弱一個,「但悲悼之情淡下來後,又覺得他那樣的死法,快而不痛,不失痛快...
晨鐘暮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暮鼓晨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暮鼓」和「晨鐘」是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因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認為「暮鼓晨鐘」具有警世的意味。這句成語當來自於生活經驗,較早的文獻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
李時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綱目》中引經據典的廣度、深度來看,他廣泛而且深入的閱讀醫學典籍、經史百家、詩詞雜文,不僅是可信的,而且是驚人的。刻苦與天份,使得他的醫術日益精進,而且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像是:嗜食燈花的怪病、蟲癖等,使得他名聲越來越大,於是,楚王 朱英火僉 推薦他到太醫院擔任醫官的職務。太醫院是岐黃名家聚集之地,透過與各地名醫的共事,大大豐富了李時珍的閱歷,浩瀚的皇室藏書和道地的御用藥材,更開拓了他的視野、增長了見識。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
活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聰明伶俐。《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家奴中有個閻乞兒,年紀不上二十,且是生得乾淨活脫。」
剔透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聰明靈巧。元.喬吉〈鬥鵪鶉.教坊馳名套.紫花兒〉曲:「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閑,不枉了喚聲妝旦。」
鳥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達的神經和完善的生殖系統,並且進一步的適應了飛翔的生活。鳥類也因為飛行的需要,骨骼演化成很輕並且是中空的,否則牠們將會因為太重而無法起飛。許多鳥都有四處遷移的習性,遷移對鳥兒有很多好處,能使鳥類始終生活在最舒適的氣候裡,終年都擁有最豐富的食物,且還能擴大鳥類的生存空間減少占區競爭。鳥類還有一項特色就是,鳥類的消化能力很強,伯勞鳥能在3小時內消化掉一隻老鼠;烏鴉消化水果只需要三十分鐘。(註2)2. 鳥類不但視力良好,且還會分辨顏色。在樹林裡,如果穿著與周圍完全不同的顏色,就算距離鳥兒很遠,也會讓牠們感覺到不安而逃走。...
靈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山》一書為高行健之作品,《靈山》一書不但有史詩的態勢,禪境的關照,而且是一則徹頭徹尾的寓言。
求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懇請他人指教。《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還有那分了題,限了韻來要求教的。」《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況且是他來求教我,不是我求教他的。」
女性主義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性主義取向(feminist approach)女性主義是橫跨一些理論的總稱,並非單一的理論。女性主義者強調,若要了解身處男性至上文化當中的女性經驗為何,就要了解到「性別」因素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女性主義者挑戰與批判多數的心理學理論,認為均是男性發展出來,且是以男性的經驗與視框加以建構,因此是以男性為主的階層社會體制觀點來看待兩性,其主要差異在於女性主義者強調女性的自我(意識)發展是與他人相互連結的關係來看待(相互依存),而非男性所主張之獨立自主的自我發展觀點。強調「個人的即政治的」,對於各種形式的壓迫,以及身處階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