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蘇洵稱讚韓愈文章「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錢仲聯:「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具有多樣的藝術特色」。韓退之所撰寫《祭十二郎文》與李密的《陳情表》、諸葛亮的《出師表》並列為中國三大抒情文之一,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用安子順之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陳寅恪在《...
置之不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聞不問,不加理會。清.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人主之於民,賦斂之而已爾,役使之而已爾,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
泰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母之讎。精誠所加,金石為開。當為秋霜,無為檻羊。雖欲為檻羊,又可得乎!竊見諸相工言王貴,天子法也。人主崩亡,閭閻之伍尚為盜賊,欲有所望,何況王邪!夫受命之君,天之所立,不可謀也。今新帝人之所置,彊者為右。願君王為高祖、陛下所志,無為扶蘇、將閭叫呼天也。」彊得書惶怖,即執其使,封書上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蘇武集》。 (2) 刻:傷害、剝削。 (3) 太山:即泰山。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嶽中的東嶽。 (4) 雞子:雞蛋。 (5) 湯:即商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生卒年不詳。初居亳,為夏方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警告、懲戒。通「警」。如:「殺一儆百」、「殺雞儆猴」。《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故天災地妖所以儆人主也。」
迎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逢迎,揣測人意而投其所好。《資治通鑑.卷二二○.唐紀三十六.肅宗至德二年》:「於承平之日,無一言以規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苟容,以竊富貴。」《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魏總辦實在看不過,無奈深曉得這位撫臺的意思,正顯得他能吃苦,並非自己不願供給,他今要迎合他的意思,只得如此。」
殺一儆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儆,警戒。殺一儆百指殺一人以警戒眾人。[例]最近治安不好,有人主張擄人勒贖者一律處以死刑,以收殺一儆百之效。
秘密通訊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而一通訊行為應屬於祕密的私人通訊或公開的公眾通訊取決於通訊當事人之主觀意志。「私人通訊」係為當事人主觀對該通訊行為之認定,其不欲內容為第三人所知,自始受憲法第12條之保障,反之,假若當事人主觀上物議將通訊之內容作為秘密,則可視為「公開通訊」,此時則非秘密通訊自由所欲保障之客體。而無法外在客觀事實判定通訊當事人之意圖,或事實不明確時,基於法治國家人權保障之觀點,則傾向將其推定為私人通訊,受秘密通訊之保障。(註1) 秘密通訊自由保障之主體秘密通訊自...
有名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個昏庸的君主,雖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職,因此國家無法得到治理。像這樣的君主,可說是「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亦是「有名無實」的意思。後來「有名無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
天道好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果循環的天理。語本《老子》第三○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後多指惡有惡報。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天道好還如寄,人心公論難違。」也作「天理循環」。
儀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準則、模範。《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