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鬢廝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就是我親娘一樣。從此後我活一日,是你給我一日。我的病好之後,把你立個長生牌位,我天天焚香禮拜,保你一生福壽雙全。我若死了時,變驢變狗報答你。再俗語說:『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再過三二年,咱們都是要離這裡的。俗語又說:『浮萍尚有相逢日,人豈全無見面時。』倘或日後咱們遇見了,那時我又怎麼報你的德行。」一面說,一面哭,這一席話反把鴛鴦說的心酸,也哭起來了。 〔注解〕 (1) 待慢:疏失、招待不周全。 ※◎2《紅樓夢.第七九回》寶玉思及當時姊妹們一處,耳鬢廝磨,從今一別,縱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親密了。眼前又不能去一望,真令人悽惶迫切之至。
率由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假樂》此篇是在歌頌周成王,認為美善而快樂的君王,美德顯著,善於安民、用人,因此能承受上天所給予的福祿。上天保、幫助他,使這君王得到了許多的福祿,子孫後嗣綿延不絕。一切只要敬慎奮勉,光明正大,就能讓德行合於君王之道;不要有所過失,多所變動,只須遵循舊規章辦事就可以了。後來《詩經》原文的「率由舊章」演變成一句成語,被用來指一切遵循舊規章。
天誅地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運河東。」未幾,家計蕭然,其妻遣去二婢,尋去所居,攜二子以事人。或有問于妻曰:「爾夫修合不茍,天當之,何反報之。酷耶?」他日,後夫醉之,以酒叩之,妻云:「向所遣去二婢,先夫專委之修合,一名木香,一名丁香,其實不用二藥也,故受斯報云。」 〔注解〕 (1) 貨殖:經商。 (2) 脾:指脾臟,內臟之一。橢圓形呈赤褐色,位於腹腔左上側,胃的賁門端的外側。具製造白血球、淋巴球及分解紅血球,貯藏鐵質、調節脂肪、蛋白質的新陳代謝等功能。 (3) 揭:張貼。 (4) 巨榜:大的公告。 (5) 丁香:植物名。桃金孃科蒲桃屬,常綠喬木。葉對生,橢圓形或腎臟形。花白色或紫色,四瓣,有香味。因花形甚小,...
行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外或旅行時所帶的行李袋。明.瞿《剪燈新話.卷三.永州野廟記》:「行囊罄謁,不能以牲醴祭享。」《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待要歸家,與帶去僕人收拾停當,行囊豐滿。」也稱為「行篋」。
輔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襄助。《西遊記》第一○回:「何以壯觀水府,何以躍浪翻波,輔助大王威力。」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忠公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 靈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年) 忠義神武靈仁勇威顯關聖大帝Image:Taiwan 2009 JinGuaShi Historic Gold Mine Valley View Left Page FRD 8822 Giant Statue of GuanYu.jpg|thumb|lef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明代有埜
荒謬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荒謬絕倫,更可付諸一笑。或又謂祖先作祟,理宜祈禱追薦,以妥幽靈,於理尤覺不順。祖先果有知,必加意護子孫,使永無災晦,安肯無端作祟,自害後嗣。至異姓鬼魂,生既與之無隙,死豈轉為尋仇?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殊堪怪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清.龔自珍《語錄》。 (2) 天狗:星名。天狼之北七星為天狗,主守財。 (3) 騰蛇:星座名,亦作「螣蛇」。 (4) 白虎:本為天上星宿,因相傳為凶星,遇之不吉,所以民間都借以指可厭的人。 (5) 祟:音ㄙㄨㄟˋ,鬼神降禍於人。〔參考資料〕 清.龔自珍《語錄》(據《龔自珍全集.第八輯》引)論〈誥志〉篇曰:「此等依託,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謬絕倫...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棍棒打屁股,習慣上,被打的男生都被要求手腳撐在地上拱起屁股,徒手掌摑和拳打也很普遍,柳河執導,權相主演的《馬粥街殘酷史》等片有呈現。1998年,韓國(南朝鮮)教育部明令禁止教師體罰學生。韓國仍然盛行體罰。2002年6月26日,韓國教育部頒布新方案:禁止使用尺、出席簿、掃把、拖把、球具等各種器具打學生,也不能使用拳腳。小學(4年級以上)和初級中學可用直徑1釐米、長度50釐米以下;高級中學可用直徑1.5釐米、長度60釐米以下)的直線型木棒打犯校規的學生。配合基準(規格)的木棒有業者製作和販賣。男生打屁股,女生打大腿,禁止...
禱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告鬼神或上帝,以求福。《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法師七人,焚香望雞足山禱告,齊聲動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