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57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管。《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貨,以致富羨。」《新唐書.卷一六六.杜傳》:「天性精於吏職,為治不皦察,數斡計賦,相民利病而上下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福。《左傳.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文選.張衡.東京賦》:「神歆馨而顧德,祚靈主以元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承受。《新唐書.卷八○.太宗諸子傳.庶人傳》:「誠能飭躬引咎,萬紀請入朝言之,上意宜解。」《三國演義》第九九回:「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
池魚之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宋司馬桓有寶珠,後因畏罪出亡,故投珠於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俗通》。後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池魚之殃。」也作「池魚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幫助、輔佐。如:「濟弱扶貧」。《戰國策.宋衛策》:「若扶梁伐趙,以害趙國,則寡人不忍也。」《水滸傳》第六三回:「天地咸扶,鬼神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保。《國語.吳語》:「孤豈敢自多,先王之鍾鼓,寔式靈之。」
聲東擊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杜《通典.卷一五三.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聲言擊東,其實擊西。」比喻虛張聲勢,使人產生錯覺,實則集主力擊於不備之處。《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蜀人或聲東擊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須分頭把守。」
胸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勃,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據說他在寫文章前,不先構思,只是先磨幾升墨水,一下子把它們喝個精光,然後拉起被子呼呼大睡。睡醒後,拿起筆來就開始寫,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文情並茂的好文章。當時的人都說,他肚子裡好像有寫好的文章,隨時可以拿出來。後來從反面立義,稱不能寫好文章、缺少文才的人為「胸中無墨」。如唐代杜《通典》所說的:「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亦轉而演變成「胸無點墨」這句成語,比喻人毫無學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住處。唐.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新唐書.卷一六六.列傳.杜》:「不數月必覆賊巢。」
攀龍附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夫年踰知命,願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鱗附翼,惟冀早膺圖籙,以寧兆庶。」 02.明.無名氏《活拏蕭天.第一折》:「也須是鼠竊狗盜成何濟,怎如俺攀鱗附翼英雄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