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線形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脊椎動物的一門。身軀橫面呈細長線狀,全身不分環節,無纖毛,大多數雌雄異體,營寄宿生活。如蛔蟲、鉤蟲等。也稱為「圓形動物」。
雜食性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論是動、植物,都可作為食物的動物
環節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一門。其身體圓長或扁平,兩側對稱,有許多相似的環節,以皮的筋肉,伸縮運行。蟲體軟而無骨、無殼、無足,內腔分節,間有隔膜,為閉鎖循環,神經、循環、排泄、肌肉等都分節排列,體表覆角皮層,一般並具有角皮層的剛毛。雌雄同體或異體,生活於海水、淡水,以及潮溼的土壤中。如蚯蚓、水蛭等。也稱為「蠕形動物」。
寄生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生於他種動物體內,攝取其養料以生存的動物。凡離開寄主後無法生活者,稱為「絕對寄生性」;離開寄主後仍能生活的,則稱為「兼性活物寄生」。
尾索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產於海中的動物。呈囊狀,單體或群體,雌雄同體。幼蟲尾有脊索,蝌蚪狀,故稱為「尾索動物」。
海綿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細胞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體壁中有膠狀物,內含骨骼,用以支持身體,骨骼有針骨和海綿絲兩種,其中海綿絲可供洗滌用。最常見於淺海海域,呈褐色、紅色、綠色等。
遷徙性野生動物保育協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稱為波昂協定(The Bonn Conveution)此協定是一個政府間的條約,目的是對遷徙性的陸生動物、海生動物、及鳥類,提供全程的保護。此協定緣起於1972年聯合國人類生存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因為與會國家省悟到遷徙性動物之保育依賴各國或地區在主權所在地及公海上的合作,故此提出一個建議案。此協定於1979年完成,1983年11月3日起生效。各國政府及負責協調地區性經濟的組織均可加入此協定為會員,目前簽約會員已包括非、歐、亞、美、中美、及大洋洲許多國家。此協定在聯合國環境計劃(UNEP)之贊助下設有一個小型祕書處,以協助會議之...
動物性蛋白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類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含有許多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營養價值相當高。
原索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分類上為脊索動物的一個亞門。有脊索為體的中軸,神經系在背部,血管及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皆在腹部,如鮭、文昌魚等。
廣食性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多種不同類群的植物或動物為食的動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