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7.05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庭雕塑_(Family_sculpt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看法,以及對互動關係改變的期望。進而使家庭互動能正向地改變。 五種溝通型態Satir認為個體有五種因應壓力的溝通互動方式。個體會把在家庭中的互動關係帶到現在的生活中。五種溝通型態說明如下:1. 討好型:犧牲自己去取悅別人,這種人會不斷地去贊同別人,討好型的人缺乏內在價值感,常覺得沒有人喜歡他們,害怕被別人排斥,常常為重要他人做太多事情。2. 責備型:犧牲別人來維護自己,這種人有支配傾向,常常會批評別人,責備型的人內在常有寂寞和不成功的感覺。為了維護自我價值感,他們藉著指責別人把錯誤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3. 超理智型:他...
國立瑞芳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礎。8月增設鑄工科及機械科建教合作班。1973年(民國62年),採礦科改為礦冶科(金屬工業組)。同年因應地方人士之要求,增設進修補習學校。1979年(民國68年),4月28日成立校友會,並訂5月1日召開會員大會。1984年(民國73年),7月因應社會變遷,瑞芳礦業日漸式微,停辦礦冶科。1985年(民國74年),8月補校與職訓局增設技術生式延長國民教育班。1986年(民國75年),配合課程改制,分為:1.營建類群:建築科、土木測量科、建築製圖科。2....
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應突然發生的情況。[例]隨機應變
可塑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物體因外在環境、壓力諸因素的改變,而能隨之作適當調整,以因應變化的特性。亦可指個體具有從環境中獲得經驗或學習的能力而言。
權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應情勢而調整、變通。[例]權宜之計
團體諮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每個人必會有在團體中發展的經驗,以及生活中適應團體的問題,而團體諮商的主要目的即幫助當事人,去因應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難題,必且運用積極的態度以及健康的心理狀態去解決問題。舉例而言,人際關係的發展常常是許多人的問題,或是被團體所排擠、被視為是團體中的邊緣人物,更深入的問題有可能是團體中的生涯規劃,以及態度的展現等等相關的議題。而在諮商的過程中,希望藉由與大眾分享,以及獲得大家的鼓勵而有效解決問題,因此發展出團體諮商的諮商類別。另一方面,團體在每個人的生活中維繫了大部分的關係,而許多的問題也是來自於團體內部,因此運用團...
國語實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廳負責三分之一,臺北市負責三分之ㄧ,本校籌募三分之ㄧ)以謀解決,改建工程直至民國52年順利完工。之後因應年年增班的壓力與需要,拆除原來校舍,陸續修建教室。民國60年為配合和平西路拓寬工程,本校部分圍牆拆除遷建,導致校地因此損失五百多坪。民國68年至78年學校主要建築實踐樓、勤學樓、同心樓、同德樓陸續建築完工,形成現今校園的中央是操場,四周是樓房的規模。民85年一直借用校地的「建國中學宿舍」拆遷,興建學校新大門及外籃球場。由於學校校地小,學生數多,學生活動使用空間不足,專科教室不夠,一直是實小的困難,目前正積極規劃在新大門...
團體結束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波:成員可能會出現傷感、焦慮,有些則會有喜悅、等較這項情緒,因此情緒是混淆、被動的。2. 對結束的因應:成員準備以角色扮演、行為演練方式,因應期日常生活情境或重要他人。3. 對於團體的評量,並提出離開團體後的目標。 領導者任務(林振春、王秋絨等,1992;黃惠惠,1993;Corey,1990)1. 處理離別的情緒2. 協助成員預備適應外界情境3. 協助成員整裡學習成果,並運用於生活中4. 處理未完成工作5. 領導者引導成員彼此給予真誠回饋與祝福...
少年矯正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矯正學校,為適應學生特殊性,其中設有高中部、高職部、國中部、國小部及短期特別教學部;至於其組織,為因應實際需求,則設有教務、訓導、輔導、總務四處、警衛隊及醫護室等單位。未來將根據社會實際需求,陸續設立少年矯正學校。由於少年矯正學校之設置,毫無前例可尋,其成效如何,亦難論斷;但就少年受刑人有機會接受矯正及學校教育機會,可謂開創少年感化教育新里程,故其設置,仍是值得加以肯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少年矯正學校英文關鍵字: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s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20-2...
個人化系統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化系統教學(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PSI )目錄1 前言2 理論基礎3 教學流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個人化系統教學與個別教學、個別化教學意義不同。個別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的教學;個別化教學是指因應學生在能力、興趣、性向、學習成就等個別差異,由一位教師面對幾會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或補就教學的活動。而個人系統化教學是由美國學者凱勒、謝爾曼、艾茲、波例等人所倡導的系統教學法。(註1) 理論基礎1. 教師系統設計凱勒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經理,所以應將教學工作做系統安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