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刮目相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呂蒙,從小貧窮無依,除了苦練武功外,從沒有讀過書。有天孫權對呂蒙和蔣欽兩位將軍說:「你們兩位是當朝執政的人,應該讀點書增加學問才好。」原本呂蒙說:「我在軍隊裡常覺得事務太多,恐怕沒有讀書的機會。」孫權說:「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異,不如學也。』,漢光武在作戰時還手不釋卷,你們為何不能勉勵自己呢?」,於是開始奮發苦讀。起初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筆成文的才華,在清代列帝中是罕見的,其學問可能也不下於乃父,遠不及康熙的則是在武藝騎射方面。在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所批閱的奏摺,最保守的看法,至少約有二萬二千餘件;部本、通本十九萬餘件。硃諭、硃批,是雍正勤於政事的最好紀錄,也是雍正才思與政治才能的結合。總結的說:雍正,不失為一位有學問的君主,其文思敏銳、思路清晰。在文的方面,表現在:諭、詔、冊、論、記、序、雜著、題詞、贊、題跋,以及碑文和祭文等方面。此中,最著名的當屬他的散文式上諭(《上諭內閣》)和批諭(《硃批諭旨》),但主要內容皆屬政治方面。   勤奮皇帝雍正在繼位...
國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憲國家中,代表民意的最高立法機關。如美國的參議院、眾議院。[例]執政黨可望在此次選戰中再次入主國會。 △議會、議院
蘇門四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時有大志,讀兵書,想立功邊疆。但仕途不順利,只任過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變法派執政後,秦觀因與蘇軾的關係而受排斥,被謫流放,死於藤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 晁補之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鉅野(今屬山東)人,其生平見《雞肋集》(辭目)。是集又名《晁無咎詞》、《琴趣外編》。《書錄解題》則作一卷,稱《晁無咎詞》。原本為毛晉所刊,題曰《琴趣外編》,其跋語稱詩餘不入集中,故名《外編》,分為六卷。但與《書錄解題》皆不合,未詳其故。晁補之之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受蘇軾影響很大。 張耒張耒(10...
日異月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新月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大學》湯1>之盤銘2>曰:「苟3>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注解〕 (1) 湯:商湯,名履,商代開國君主。建都於亳,任用伊尹執政。因夏桀無道,發兵征伐,連續獲勝,後滅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 (2) 盤銘:刻在盤上的銘文。商、周時貴族所用之器皿,常刻有銘文,作警策語。 (3) 苟:如果、假若。
家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恭:?∼西元398,字孝伯,東晉太原人。王蘊之子,孝武帝時任中書令,都五州諸軍事。安帝立,司馬道子執政,寵信王國寶,恭數諫未果,乃起兵討之,直至道子殺國寶方休。後又起兵討王愉、司馬尚等人,因部將被人收買反叛而敗,於京師被殺。 (2) 會稽:位於浙江省,今與山陰縣合併為紹興縣。會,音ㄍㄨㄟˋ。 (3) 王大:王忱(?∼西元392),字元達,一字黃懸子,小字佛大,東晉太原人。貌醜才慧,孝武帝時任荊州刺史,都三州軍事,威風肅然。然性任達不拘,嗜酒,晚年尤甚,嘗連月不醒。 (4) 簟:音ㄉ|ㄢˋ,竹席。 (5) 卿:對人的尊稱。 (6) 薦:草蓆、草墊。 (7) 悉:知道。 (8) 長...
昇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平、治平。[例]唐太宗執政時,海內昇平,締造了有名的貞觀之治。
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兼總中書省,實際上總攬了東晉的朝政。為了緩和矛盾、穩定政局,謝安實行了著眼於長遠,以和諧安定為重的執政方針。他沒有趁桓溫病死的機會翦除桓氏集團,仍然信任和重用桓溫的弟弟桓沖,讓他擔任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和徐州刺史,負責鎮守京口,後來又轉為都督七州諸軍事,兼任荊州刺史。桓沖也深明大義,認為自己的德望不及謝安,心甘情願地以鎮守四方為己任。將相關係的協調,促進了政局的穩定。當時人讚揚謝安,將他比作王導,而文雅則更勝一籌。 肥水之戰當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待遇,這一政策也體現在國家教育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在解除武將兵權的同時,重用儒臣,實行儒臣執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後後,提倡「用文德禮治」,「遵周孔之禮」,主張以儒學為修身之道,同時講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時,下詔州、縣辦學,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 興學運動 第一次興學運動:宋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第二次興學運動: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第三次興學運動: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 官學私學 各地書院式私學盛行,主要由於自唐朝以來,印刷業發達,書籍增多,民間可掌握的教育資料也開始增...
拿破崙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頭2 拿破崙和當時的歐洲3 關鍵字4 出處 源頭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的起源是法國在經歷法國大革命之後,自稱為自由的捍衛者,並以自由為名,開始攻擊鄰國。在經過軍事上一連串的勝利後,拿破崙將軍受到法國人民的愛戴,西元1799年,他以三人組成的執政官,取代了以五人為主的督政政府,並被推選為第一執政,取得政權。西元1804年,拿破崙(註1.)加冕為法國皇帝,即是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和當時的歐洲自西元1804年制1815年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