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首施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灌夫招聚天下豪傑,分明是存有謀反之心,應該處死;魏其侯則說,灌夫為國家立下許多戰功,是國家的忠臣壯士,不該為了酒醉鬧事這種小錯就處死。景帝聽完了雙方的爭論之後,對如何處罰灌夫仍猶豫不決,便下令退朝。武安侯對於景帝行事優柔寡斷很不滿,就對別人生氣的說:「竇嬰只是一個老傢伙,何必為了他而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呢?」後來「首鼠兩端」被用來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
鬥智不鬥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計謀、智慧,而不採取武力。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漢王笑謝曰:『吾鬥智,不能鬥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
驢心狗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忽地鑽出一個大漢,渾身結束,手持匕首,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嚇得李勉主僕魂不附體,一齊跪倒,口稱:「壯士饒命!」那人一把扶起李勉道:「不必慌張,自有話說。喒乃義士,平生專抱不平,要殺天下負心之人。適來1>房德假捏虛情,反說公誣陷,謀他性命,求喒來行刺;那知這賊子恁般2>狼心狗肺,負義忘恩!早是公說出前情,不然,險些誤殺了長者。」李勉連忙叩下頭去,道:「多感義士活命之恩。」那人扯住道:「莫謝莫謝,喒暫去便來。」即出庭中,聳身上屋,疾如飛鳥,頃刻不見。 〔注解〕 (1) 適來:剛才、方才。 (2) 恁般:這樣。恁,音ㄖㄣˋ,如此、這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割、宰殺。《說文解字.刀部》:「刲,刺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士刲羊,亦無衁也。」《資治通鑑.卷二七七.後唐紀六.明宗長興元年》:「令壯士十人刲其肉自啗之,洪至死罵不絕聲。」元.胡三省.注:「刲,割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弓。唐.劉禹錫〈壯士行〉:「壯士走馬去,鐙前彎玉弰。」
視死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赴死當作享用糖漿。形容剛強勇敢,不怕死亡。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四折:「甘赴鼎鑊,視死如飴,誠壯士也。」
族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宗族中輩分相同而年紀較小的人。《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與族弟訏並隱居求志,遨遊林澤,以山水書籍相娛而已。」《三國演義》第五回:「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
據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據防守。如:「八百壯士據守四行倉庫。」《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歸語汝王,可及吾時完城郭、繕甲兵,據守要害,為子孫計。」
狗肺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忽地鑽出一個大漢,渾身結束,手持匕首,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嚇得李勉主僕魂不附體,一齊跪倒,口稱:「壯士饒命!」那人一把扶起李勉道:「不必慌張,自有話說。喒乃義士,平生專抱不平,要殺天下負心之人。適來1>房德假捏虛情,反說公誣陷,謀他性命,求喒來行刺;那知這賊子恁般2>狼心狗肺,負義忘恩!早是公說出前情,不然,險些誤殺了長者。」李勉連忙叩下頭去,道:「多感義士活命之恩。」那人扯住道:「莫謝莫謝,喒暫去便來。」即出庭中,聳身上屋,疾如飛鳥,頃刻不見。 〔注解〕 (1) 適來:剛才、方才。 (2) 恁般:這樣。恁,音ㄖㄣˋ,如此、這樣。
身無寸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手無寸鐵」。見「手無寸鐵」條。01.《東周列國志》第一五回:「廡下預伏壯士,突然殺出,將二人砍為數段。雖有從人,身無寸鐵,一時畢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