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0.1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藏器物的小箱子。如:「木匣」、「鏡匣」。《戰國策.燕策三》:「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宋.陸游〈長歌行〉:「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詞。用於句中或句末,相當於「啊」。[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
慷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志氣昂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客遊汴京,途中遇一壯士,名喚盧彊,見他義氣慷慨,性格軒昂。」也作「慨慷」。
2.感嘆、慨嘆。《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文選.卷二八.樂府.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獨悲傷。」李善注引《說文》:「慷慨,壯士不得志於心。」
麾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紅樓夢》第一四回:「如今又沒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被觸動、擾亂。如:「驚擾」。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剎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為梵語Kṣaṇa的音譯。表示極短的時間。《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二:「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東海揚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眼欲穿」。見「望眼欲穿」條。 01.《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陳大郎道:『妻父母望眼將穿,既蒙壯士厚恩完聚,得早還家為幸。』」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1>數歲者,徒2>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3>挑戰4>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閒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閒而語。漢王數之,項王怒,欲一戰。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走入成皋。 〔注解〕 (1) 匈匈:動亂不安。 (2) 徒:僅、只。下「徒苦」則為白白使之受苦...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馬鳴聲。唐.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風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形容落葉聲。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