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首發語詞,無義。《楚辭.屈原.離騷》:「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妒。」漢.王逸.注:「羌,楚人語詞也。」
深惡痛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惡、痛恨到極點。如:「他改邪歸正後,對所犯的錯誤深惡痛絕,不可能重蹈覆轍。」也作「深惡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心中不滿而動怒、生氣。[例]憤恨、氣憤、憤世
五日京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兆」,「京兆尹」的簡稱,是古代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根據記載,漢宣帝時,京師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以致於治安不好。宣帝聽聞張敞頗有才能,賞罰分明,惡如仇,所以請他來擔任「京兆尹」的職務,也就是京師的最高行政首長,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樣,他居然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妒的心理。如:「吃醋」、「醋罈子」。
2.妒。《紅樓夢》第九回:「因此賈瑞、金榮等一干人,也正醋妒他兩個。」
因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1>且不能究2>其一藝。……或懷妒,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罷老:勞乏、困倦。罷,音ㄆ|ˊ,通「疲」。 (2) 究:完全通曉。
望而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張英《文端集.卷四五.聰訓齋語》:「高位者,責備之地、忌之門、怨尤之府、利害之關、憂患之窟、勞苦之藪、謗訕之的、攻擊之場。古之智人, 往往望而卻步。」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結|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像。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係而妒他。兒子們瞭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像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佛氏裡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
孤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孤立無援。《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挾孤獨之位,故不能自免於妒之人也。」
需求法則的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理由為:名牌可使人一目了然,使他人知曉自我身分,藉此標榜自我獨特性及金錢之擁有,引發同儕間的羨慕或妒(比較心理),獲得他人認同,進而成為團體中的意見領袖。[註二] 季芬財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經濟學家季芬(Robert Giffen,1837-1910)發現當時英國進口的麥價提高,使得麵包價格上漲,而奇怪的是工人階級反而消費更多麵包,有違一般需求法則(價格上漲,需求量降低),後人對具有這種現象的物品就稱為季芬財(Giffen goods)。[註一]值得注意的是,季芬財必須在所得非常低,且大半用於某一不受歡迎的必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