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朋友。《禮記.緇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漢.鄭玄.注:「正當為匹字之誤。匹謂知識朋友。」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過」:《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1>。」 〔注解〕 (1) 文:音ㄨㄣˋ,掩飾。 2、「飾非」:《莊子.盜跖》柳下季曰:「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1>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強足以距敵2>,辯足以飾3>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注解〕 (1) 跖:盜跖,生卒年不詳。柳下季的弟弟,春秋時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跖,音ㄓˊ。 (2) 距敵:抗敵。距,通「拒」。 (3) 飾:遮掩、偽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通「均」。《孟子.告子上》:「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漢.趙岐.注:「鈞,同也。」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流連忘反注音︰ㄌ|ㄡˊ ㄌ|ㄢˊ ㄨㄤˋ ㄈㄢˇ漢語拼音︰liú lián wàng fǎn釋義︰即「流連忘返」。見「流連忘返」條。 01.宋.呂公〈進十事.無逸〉:「蓋人君初務縱逸,小人必怨而大臣必諫,至于淫刑亂罰以杜言者之口,然後流連忘反,不聞其過,而終至于滅亡,故曰:『無逸之書後王之元龜也。』」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三俠五義》第四二回:「不想相爺神目如電,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也不敢隱瞞。」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和楚為戰國時代的兩大國,夾處其間的韓、趙、魏等國,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反覆變化。後因以朝秦暮楚比喻人心反覆無常。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爾我家三世奴,豈朝秦暮楚者耶?幼主妄行當勸戒,不從,則當告主人。」《精忠岳傳》第三一回:「楊虎朝秦暮楚,是個反覆小人。」也作「暮楚朝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增進、增加。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易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3.經常。《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詩二首之一:「茆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如:「彙集」。《晉書.卷九.孝武帝紀》:「道子荒乎朝政,國寶彙以小人。」《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列傳上.序》:「(唐玄宗)置集賢院部分典籍、乾元殿博彙群書至六萬卷,經籍大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告訴。《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韓非子.說林上》:「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於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別集.卷一.應制論.史稱安隗素行何如》:「蹈道而行之,謂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謂之小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