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5.2116 ms
共 3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刀闊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滸傳.第四七回》宋江聽得,隨即便傳將令,教軍士都披掛了。李逵、楊雄前一隊做先鋒,使李俊等引軍做合後,穆弘居左,黃信在右,宋江、花榮、歐鵬等中軍頭領,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逩祝家莊來。比及殺到獨龍岡上,是黃昏時分。宋江催儹前軍打莊。先鋒李逵,脫得赤條條的,揮兩把夾鋼板斧,火剌剌地殺向前來。到得莊前看時,已把弔橋高高地拽起了。 ◎2《水滸傳.第三四回》當下霹靂火秦明在馬上出城來,見慕容知府在城外賞軍,慌忙叫軍漢接了軍器,下馬來和知府相見。施禮罷,知府把了盞,將些言語囑付揔管道:「善覷方便,早奏凱歌。」賞軍已罷,放起信砲。秦明辭了知府,飛身上馬,擺開隊伍,催趲1>軍兵,大刀闊斧,...
|
耳熟能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得非常熟悉,以致能詳盡的說出來。語本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
|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時之需」原作「不時之須」,見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後赤壁賦〉。北宋神宗朝,蘇軾遭人誣陷獲罪,被貶謫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在此期間,蘇軾常四處遊覽,曾兩次遊於城外的赤壁磯,並將此地喻為三國古戰場赤壁,借以興發思古之悠情,寫下傳頌千古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前赤壁賦〉寫於秋季,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撫今追昔的感慨;〈後赤壁賦〉作於冬季,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胸中悲涼之意。「不時之須」一語即見於〈後赤壁賦〉,文中描述: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舉頭見到月色美好,於是起了酒興。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
|
滿城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忽催租人至,遂敗意5>。止此一句奉寄。」聞者笑其迂闊6>。 〔注解〕
(1) 潘大臨︰北宋黃岡人,生卒年不詳。少警敏不羈,與弟大觀皆以詩名。
(2) 東坡:即蘇軾(西元1038∼1101),字子瞻,北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為文雄渾奔放,詩亦清疏雋逸。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卒諡文忠。有《東坡集》、《東坡詞》等。
(3) 山谷:即黃庭堅(西元1045∼1105),北宋人,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工詩,為江西詩派的開創人,並擅...
|
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土山。[例]丘陵、山陵、岡陵
|
來龍去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堪輿家稱山脈的起伏為「龍」,其主峰稱為「來龍」;山谷中溪流稱為「脈」,而其主流則稱為「去脈」。「來龍去脈」指從頭到尾像脈管一樣連貫著的地勢。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一三齣:「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種種合格,乃大富貴之地。」後比喻事情首尾始末條理清楚。清.劉熙載《藝概.詩概》:「律詩中二聯必分寬緊遠近,人皆知之,惟不省其來龍去脈,則寬緊遠近為妄施矣!」也作「來蹤去跡」。
|
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置(刑)或施(恩)。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宋.歐陽修〈瀧岡阡表〉:「逢國大慶,必加寵錫。」
|
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墓前的道路。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始克表於其阡。」
|
蛛絲馬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纔離祖宗即高昂。星峰自與眾星別,不尖不圓其體方。高處定為頓笏樣,且是無腳生兩傍。如與星峰止一二,方岡之下如驅羊。方岡或為四角帳,帳中出帶微飛揚,飛揚要得穿帳去,帳上兩角隨身張。枝葉不多關峽少,卻有護衛隨身防。帶旗帶節來擁護,旌節之峰多是雙,更有刀劍同護送。刀劍送後前圓岡,離宗斷處多失脈。拋梭馬跡蛛絲長,梭中自有絲不斷。
|
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墓表、墓誌。如宋代歐陽修的〈瀧岡阡表〉。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