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柳媚花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柳成蔭,繁花似錦。形容春光美好。《孤本元明雜劇.神仙會.第一折》:「結此生歡娛境,倚玉偎香,柳媚花明,美景良辰,行樂意同情。」明.邱濬《投筆記》第二齣:「凍解銀塘,風和綺陌,蓂莢小庭初長。柳媚花明,人堪對景持觴。」
拉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促進人我之間的關係。如:「我們不該如此生疏,應該試著拉近彼此的感情。」
海內尋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底撈針」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二折》1>不戀恁身穿著細綾錦,好佳配甚不思尋。更何須白璧間黃金,才郎又女貌寢。我如今憂愁自舉誰替恁,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2>臨,無緣分怎的消恁?直耽閣3>到如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 (2) 天數:天所決定的氣數。 (3) 耽閣:耽誤、延遲。同「耽擱」。〔參考資料〕 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據《六十種曲》引)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如今兀自不思省,不投下佳音回訃音。
生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還活著的時候,預先為自己造好的墓穴。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二.生壙》:「岐自為春秋藏,圖季札、子產、晏嬰、叔向、四像居賓位,自畫其像居主位,皆為贊頌。此生壙之始也。」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 「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餘萬人對抗,戰到最後,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水底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底撈針」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二折》1>不戀恁身穿著細綾錦,好佳配甚不思尋。更何須白璧間黃金,才郎又女貌寢。我如今憂愁自舉誰替恁,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2>臨,無緣分怎的消恁?直耽閣3>到如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 (2) 天數:天所決定的氣數。 (3) 耽閣:耽誤、延遲。同「耽擱」。〔參考資料〕 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據《六十種曲》引)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如今兀自不思省,不投下佳音回訃音。
榮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的窮通。《文選.潘岳.秋興賦》:「雖末世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人生寄身于太虛之中,其間榮悴悲歡,得失聚散,彼死此生,變形換殼,如夢一場。」
生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難為、麻煩。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多多的定害公公了,又教公公生受做甚麼?」《三國演義》第八九回:「今辱弟造反,又勞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如此生受,孟節合該萬死。」
4.吃苦、受罪。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謝俺那侍長,見我生受多年,與了我一張從良文書。」《水滸傳》第三回:「母親在客店裡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在此生受。」
法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構成現象的法則。和空性、真如、實際同義。《辯中邊論.卷上》:「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2)十八界之一,佛教將一切存在分成十八類,法界為其中一類。謂屬於心智所覺察的對象。《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六識、意界及法界,攝屬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
東海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東西很難找到或事情難以做到。元.柯丹丘《荊釵記》第三四齣:「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也作「大海撈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