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3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貧窮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資本主義結構下系統性再製貧窮的次文化。由美國人類學家Oscar Lewis於西元1959年的著作《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所提出,依據其於墨西哥貧民區的民族誌研究所指出,貧窮的孩童其世界觀中的無助、依賴、無所認同、自尊心薄弱等令其持續處於貧窮狀況,而沒有形成階級認同。此概念後來遭受學者如Carol Stack的批評,其認為貧窮文化是政治的語言,事實上結構性的因素比文化更能解釋貧窮問題。
鍾肇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受日本統治五十年來的歷史,以《臺灣人三部曲》為代表,描寫霧社事件的《馬黑坡風雲》、《高山組曲》也可歸屬此類別。短篇小說,明確呈現了他勇於接受新事物、不斷自我成長之特色。在1957年,他曾發表《文友通訊》,是戰後第一份作家聯誼性的通訊媒介。另有數部日本文學翻譯及日據時代臺灣作家等作品。 作品《魯冰花》《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高山組曲》等長篇小說編輯《本省籍作家作品選輯》、《台灣省青年文學叢書》、《台灣作家全集》。 評價彭瑞金評鍾肇政說:「《殘照》、《輪迴》時期的鍾肇政短篇,對生命的奧祕,對人際的悲歡離合,對人心靈...
收歸國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收私人的財產歸屬於國家所有。如:「為了擴建機場,政府打算將附近的土地收歸國有。」《清史稿.卷二五.宣統本紀》:「七月壬申,趙爾豐奏鐵路收歸國有,川民仍多誤會,相率要求。」
團體盲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往增進其強勢成員原先意見,在團體討論時發現別人主張叫冒險,會基於「輸人不輸陣」想法下跟進。4.團體歸屬與個人認同:基於我群心理,個體依附團體需求,為求不被排擠,或維護既得利益團體成員身分,誓死鞏固團體主張。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盲思英文關鍵字:groupthink 參考資料顏火龍、李新民等人著。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2001年初版,頁76-78,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當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繖形科當歸屬,一年生宿根草本。莖高一公尺,二至三回羽狀複葉,深綠色,質厚,具光澤。複繖形花序,繖輻九至十三枝,夏秋間自枝梢開出白色小花,有藥香味。根也稱為「當歸」,為婦科要藥。
教育基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族及弱勢群體之教育事項,提供獎勵、扶助或促其發展。前項列舉以外之教育事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其權限歸屬地方。第 10 條直轄市及縣 (市) 政府應設立教育審議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負責主管教育事務之審議、諮詢、協調及評鑑等事宜。前項委員會之組成,由直轄市及縣 (市) 政府首長或教育局局長為召集人,成員應包含教育學者專家、家長會、教師會、教師、社區、弱勢族群、教育及學校行政人員等代表;其設置辦法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定之。第 11 條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前項各類學校之編制,應以...
配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配歸屬。如:「將這些班兵以每十人為一組,配屬至各單位。」
薩摩斯島(Samos Is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人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眾的個人能夠存在,人類才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對於班級經營的主要啟示 一、誠於真我的反思 一些強調歸屬感,倡導社會適應的教育潮流,重視班級團體生活的社會經驗,認為學生個體在班級的團體中可免除孤獨。但是,過度偏重這種取向的結果,會造成在團體生活中的個人,將無法逃避一些尼采所謂的非人道後果:標準化、常規化、齊頭化。 二、反集體化之思辦面對班集中這些特別的學生,教師不宜為求便宜行事故意壓制,只求班級經營的效率、常規化而封殺任何「超人的生命意志」。即使是凡夫俗子般的學生,也不應過度以團隊精神為托辭,而一味地使用行為主義的制約...
同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國時惠施提出的學說。認為事物中存在著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每類事物都有共同的性質,此即大同;但每類事物中不同的種屬又各有自己共同的性質,是為小同。從類上推,萬物皆同歸屬於一大類,而自種屬下求,以至於物體本身,又都其特點,是以事物之間的差別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