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歸一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歸於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獨孤及(西元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唐代散文家。獨孤及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儒家典籍為治學方向,長於議論,強調立範誡世,不以詞藻華麗取勝。在〈祭吏部元郎中文〉中,獨孤及悼念猝逝的友人,舉了彭祖與殤子為例。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殤子則是未成年而死之人,兩人活著的時間雖然差距甚大,最後卻都必須歸於死亡。因此在通達生命的智者看來,死亡不過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需要為此感到嘆息。後來「同歸於盡」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同毀滅或死亡。
死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波長極短具極高能量的射線。它能使各種原子游離,故破壞力極強。作戰時利用此種強光,可誘導電流發出一種能來毀滅軍火及軍備。
玉石同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
一劍兩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刀兩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寒山,是唐代的隱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巖,因而稱為「寒山」或「寒山子」。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蘊含禪宗的哲理。他有一首詩,說到智慧過人者與一般才德低下者的不同。才智過人的,心思敏銳,勤奮不懈地修道,可以領悟當中的佛法意境;而才德低下的,通常愚昧無知且冥頑不靈,一直要到大難臨頭了,才知道毀滅了自己的人生。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明知故犯而不懼後果的人,將在市集中被處以死刑,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堅決果斷地接受斬首。詩的原文「一刀兩段截」,後來演變出「一刀兩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堅決地斷絕關係。
敢死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爭時,只求達成任務而視死如歸的精銳部隊。[例]這次戰役之所以順利獲勝,全靠打前鋒的敢死隊事先毀滅了敵軍的主要火力。
燋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死亡、毀滅。《文選.嵇康.養生論》:「雖終歸燋爛,必一溉者後枯。」《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惡積禍盈,理至燋爛。」
一簞一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他的快樂。顏回真是賢德啊!」顏回英年早逝,對孔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孔子悲嘆顏回之死「是上天要毀滅我啊」!由此可知孔子痛失英才那種深沉的惋惜與失落。「簞食瓢飲」這句成語,就從《論語》原文「一簞食,一瓢飲」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簡單、清苦。出現「簞食瓢飲」的書證如三國魏.桓範〈薦管寧表〉:「以簞食瓢飲,過於顏子,漏屋蔽衣,踰於原憲。」
玉石俱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分賢愚、善惡好壞,一同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忽朝陽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忌一日,以至覆沒,大兵一放,玉石俱碎。」
玉石同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梁書.卷五.元帝本紀》:「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見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毀滅或死亡。如:「讓昨日的我見鬼去吧!今天的我是全新的開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