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03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請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援助。如:「我們在山上迷路了,領隊試著以無線電向山下請援。」
摘句搜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吳書》。三國時劉備蜀軍攻打東吳,吳主孫權派使者趙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語氣問趙咨:「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嗎?」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覽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
一語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言九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就接納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詞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份量。毛先生的口才,真是比百萬軍力還要強大。」自此便一直將毛遂奉為上賓。後來「一言九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遼太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902~947)姓耶律,名德光,字德謹。阿保機次子。即位後,伐党項,降女真,國勢大振。天顯十一年,藉後唐叛將石敬瑭求援機會,立石敬瑭為晉帝,取得燕雲十六州。後以敬瑭子重員(出帝)漸有二心,遂南下滅後晉,大同元年,改國號為遼。在位二十一年,病死於欒城。
閉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境遇艱窘。《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何顒傳》:「顒常私入洛陽,從紹計議。其窮困閉戹者,為求援救,以濟其患。」
搬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搬取救兵。後多比喻請求援助或調動力量。如:「他見情勢不妙,立刻回去搬兵救急。」
討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援助。如:「發生火災時,可向一一九討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