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373 ms
共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一語就是遲疑不決的意思。在《楚辭.屈原.離騷》中已可見到:「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的用法,它在文獻上有許多寫法,如「由豫」、「游預」等。至於「猶豫不決」一語可能出自於《戰國策》。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有一次秦國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王派出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救援,但是晉鄙害怕秦國的勢力,不敢正面交戰,因此就把軍隊駐紮在蕩陰這個地方,按兵不動。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將軍辛垣衍為使臣,前去邯鄲勸說趙王,說秦王其實並非真正要占領邯鄲,只是希望各國能擁戴他,尊稱他為帝,這樣秦王一高興,就會退兵,邯鄲也就可以解圍了。趙國的相國平原君一聽到這樣的事情,認為事態嚴...
|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ì yí釋義︰猶「因時制宜」。見「因時制宜」條。
01.《晉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周崎》:「州將使求援于外,本無定指,隨時制宜耳。」
02.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并諮目七事.諮目七〉:「仍辟署一二有才識曉邊事者,使往來經畫于河北、陝西,庶知幾變,隨時制宜,蓋大臣不可數出而親臨。」
|
翻雲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勢孤則攀附以求援,力敵則排擠以互噬。翻雲覆雨,倏忽萬端。」
|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舌頭是說話的主要器官,長約三寸,古人多用「三寸舌」或「三寸之舌」來表示口才。例如《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載,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姑且接納了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辭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分量。毛先生三寸的舌頭,真是比百...
|
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ption,Int):分析本身的動機與感情,喜研究別人的行為,且常設身處地推斷他人行為的傾向。8.求援(succorrance,Suc):希望獲得別人幫助、鼓勵、支持,遇到有困難時,渴望他人的同情與關心。9.支配(dominance,Dom):領導團體活動,之配或影響他人的傾向,常為個人的主張辯護,希望能為他人所接受。10.自貶(abasement,Aba):自覺不如他人,對自己行為常有愧疚之心,在尊長前常有畏縮不安傾向。11.慈愛(nurturance,Nur):待人寬厚、仁慈、富有同情心,對於有困難或遭遇不幸的人,...
|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71年有艘琉球貢船前往日本朝貢,朝貢後的歸途中,因遭受劇烈風雨的襲擊,失去動力漂流至牡丹社(今屏東的牡丹鄉)擱淺,漂民們遂於此登岸欲尋求援助,求助不成卻遭受殺害,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此事件在台灣的歷史教科書中,稱之「牡丹社事件」、「台灣事件」 ,而日本方面則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目錄1 壹、背景1.1 一、清政府的治台政策與態度1.2 二、日本政府明治維新後的野心1.3 三、八瑤灣事件2 貳、經過3 參考資料 壹、背景 一、清政府的治台政策與態度1、消極態度:1683年,清廷由施琅領軍終...
|
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一八:「警急烽常報,傳聲檄屢飛。」
|
知難而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奪霸權,常藉其他小國之名向對方開戰。根據《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楚成王出兵包圍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援,晉文公於是準備向楚國開戰。楚成王得知這個消息,便立刻命令軍隊撤離,他說:「千萬不要和晉國軍隊交戰!晉文公重耳登基前在外流亡十九年,嚐盡各種艱難險阻,也詳知民情。而今上天賜予天命,我們怎麼能以人力違逆天意呢?《軍志》裡說:『如果對方是適當的人選,就應該退兵。』又說:『知道形勢不利就應先行退卻。』又說:『不要與有德者為敵。』這三者都針對晉國來說的啊!」楚成王話中的「知難而退」,即是引自兵書《軍志》。另外,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內容則是表述楚國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援鄭,但晉軍抵達前鄭國就已...
|
三寸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寸不爛之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舌頭是說話的主要器官,長約三寸,古人多用「三寸舌」或「三寸之舌」來表示口才。例如《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載,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姑且接納了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辭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
|
殺出重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戰脫離層層包圍。如:「他奮勇殺出重圍求援,才使全軍得以脫困。」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