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竿影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竿、影草,皆為漁民聚魚而下網撈捕的方法。佛教禪宗借以喻開悟後學,隨機施予方便法門。唐.慧然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勘辨》:「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
懷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專修淨土法門,通釋關於往生淨土的疑難。對唐代淨土宗的發展,貢獻很大。著有《釋淨土群疑論》七卷。
八大人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佛教修行者所用的憶念思惟法門,其憶念思惟的內容有八項。也稱為「八大人念」、「八念」、「大人八念」。
聖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指證得阿羅漢的境界。《大集法門經.卷上》:「諸苾蒭,汝今當知,我等諸聲聞大眾,皆是離塵清淨心者,現證諸法,善能了知諸出離道要,各各已得所證聖果。」(2)指證得見道位以上的境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七一:「有聖道,有修聖道,由斯得有聖果差別。」
懷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金川安康(今屬陝西)人。先是依荊州玉泉寺恆景律師出家,後到嵩山從慧安習禪,最後在韶州(今廣東韶關)六祖慧能處開悟。慧能圓寂後,住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弘揚頓悟法門,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弟子九人,以馬祖道一為上首。
弘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75)俗姓周,蘄州黃梅縣人,為中國禪宗第五祖。七歲從道信出家,後定居黃梅雙峰山東山寺,聚徒說法,世稱「東山法門」。著名的弟子有神秀、慧能、智詵等。有《最上乘論》傳世。
大手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藏佛教噶舉派的修行法。有顯教、密教兩種。顯教主由定起觀,證得空智解脫的的境界。密教以唯一白法,成就空、樂二智,最後達到即身成佛,是無上瑜伽的最高法門
八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參見「八正道」條。
玉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述傅朋與孫玉姣遇合,以玉鐲為信物,卻因此引起命案,終以太監劉瑾決獄法門寺,玉姣及宋巧姣並歸於朋的故事。梆子、皮黃皆演之。也稱為《雙姣奇緣》。
佛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修行方法。一群修行淨土法門的佛教徒,於七日之中專心念佛、拜佛,以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的修行法。或稱「打念佛七」、「打淨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