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玄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玄妙的法門,用來總稱佛法。如華嚴宗立十玄門。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這顯示心性本自寂照與隨事即用顯體的禪宗心要,較馬祖道一所說更為具體。其修行法門,就是根據這個思想,他說︰「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並皆放卻,莫記、莫憶、莫緣、莫念。放捨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口無所辯,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懷海的作略,如打、笑、喝、舉拂等,和道一相似。他每逢說法下堂,大眾已經出去,卻呼喚大眾,等到大眾回過頭來,他又問︰「是什麼﹖」他這種提醒學人反省的方法,諸方稱為「百丈下堂句」。關於師之公案,較著名者,除「野鴨子」公案外,另有獨坐...
蓄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蓄積培養。如:「蓄養國力是保障國家安全的不二法門。」
六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家指凡夫的六種情欲。《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九:「六欲者: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儀恣態欲;四言語音聲欲;五細滑欲;六人相欲。此六欲能生六種著。」
迴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的修行法門。修行者完成任何善行時,思惟以此善行的功德,使其達成某一崇高的理想。南朝齊.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十方諸眾生,所行微善業,仁孝及謙敬,慈愛柔和等,忠正修禮智,矜逮賑孤窮,如是世俗善,悉迴向佛道。」
四弘誓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的四大願望。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今既受持大戒,已後必須發菩提心,起四弘誓願。」
左道旁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後比喻不遵循正規的途徑、法門。《掃迷帚》第一三回:「這又不過是左道旁門,借書符念咒惑眾騙錢罷了。」也作「旁門左道」。
神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606~706)唐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俗姓李,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則天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弟子有普寂、義福等。
一塵不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13),唐代高僧,俗姓盧,祖籍范陽。初從弘忍學法,後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為禪宗六祖。所開啟之頓悟法門,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 (2) 秀:神秀(西元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
不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一的方法。元.方回〈贈刊工程禮〉詩:「鏤金鐫石切瑤琨,深入詩家不二門。」也作「不二法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