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7.46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盜名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欺世盜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欺世盜名」係由「欺世」及「盜名」二語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韓非子.詭使》。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壯志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詭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
露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室外過夜或露天睡覺。《韓非子.外儲説右上》:「於是太子乃還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請死罪。」《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王》:「境內清夷,商人露宿於道。」
汗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馬功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便把滿腔的抱負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本書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主張崇尚法治,強調賞罰分明,提出許多切合實用的理論。在〈五蠹〉篇中,韓非論述法治思想,針對儒家的仁義說提出許多反駁,並認為法規必須與時俱移,不可食古不化。韓非認為人民都想追求安全和富裕,躲避危險和窮困。如果使人民前往作戰,要人民不顧家庭的生計,一定要立...
閶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秋風。《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二》:「閶闔西南來,潛波鱗起。」也作「昌盍」。
以佚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方法。先就「治氣」來說,軍隊的士氣在初期最為旺盛,接下來就會逐漸怠惰,久了以後思歸之心殷切,軍心散。善用兵的人就會避開初期的銳氣,而選擇這個時機發動攻擊,這是「治氣」。以整治自己的心,料敵機先,來等待敵軍的撓亂不安;以鎮靜自己的心,方寸不亂,來對付敵軍的喧鬧囂雜,這是「治心」。就近等待遠來之敵,以安逸等待疲憊之軍,以飽食等待飢渴之眾,這是「治力」。「以逸待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而出,說明用兵者養精蓄銳,等待疲憊的敵人,而予以痛擊則可勝。
白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陽。《文選.宋玉.神女賦序》:「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唐.王之〈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旗亭畫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三人一日於旗亭飲酒,聽梨園伶人唱歌,私約以詩作被唱的多寡來定三人作品的高下,並各自在牆上做一記號。後因王之的涼州詞為最出色的伶人所唱,而略勝一籌。見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王之》。
政出多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令由許多部門發出。語本《左傳.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范也,政令於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多門,不可從也。』」比喻中央政府或領導階層權力散。《晉書.卷一一七.姚興載記上》:「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元史.卷一五○.何實傳》:「古者一相,專任賢也,今宰執員多,政出多門,轉相疑忌,請損之。」
視為畏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作危險艱難的道路而不敢去嚐試。《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無奈經辦的人,一再失信於民,遂令全國民心散,以後再要籌款,人人有前車之鑒,不得不視為畏途。」
從風而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風披靡」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於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深林鉅木,嶄巖嵾嵯,九、嶭,南山峨峨,巖陁甗錡,嶊崣崛崎,振谿通谷,蹇產溝瀆,谽呀豁閜,阜陵別島,崴磈瘣,丘虛崛,隱轔鬱,登降施靡,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築。掩以綠蕙,被以江離,糅以蘪蕪,雜以流夷。尃結縷,欑戾莎,揭車衡蘭,稿本射干,茈薑蘘荷,葴橙若蓀,鮮枝1>黃礫2>,蔣芧3>青薠4>,布濩閎澤5>,延曼6>太原,麗靡7>廣衍,應風披靡8>,吐芳揚烈9>,郁郁斐斐,眾香發越,肸蠁布寫,晻苾勃。 〔注解〕 (1) 鮮枝:一種香草,可染紅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