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8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號令一發,如人之汗出不能復收,故唯有遵行。《易經.卦.九五》:「汗其大號。」《宋書.卷六○.列傳.范泰》:「明詔爰發,已成汗,營制既下,遠近遵承。」
2.流布。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兆發於前期,汗於後葉。」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序〉:「莫不巍巍乎,穆穆乎,汗於綠篇,氛氳於丹冊者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恍然大悟的樣子。《文選.枚乘.七發》:「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散。《詩經.周頌.訪落》:「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蠻橫跋扈。《舊五代史.卷一一○.周書.太祖本紀一》:「匪躬盡瘁,焦思勞心,討叛於河、潼,張聲援於岐、雍,竟平大憝,粗立微勞。」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若冰將釋,敦1>若朴,混若濁,曠2>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注解〕 (1) 敦:厚重、樸實。 (2) 曠:廣大、開闊。 ◎2《老子.第四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隱沒。唐.王之〈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黷武」條。 01.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驕者玩兵黷武,窮泰極侈,神怒不恤,民怨不知,一旦然,四方糜潰,秦隋之季是也。」 參考詞語︰翫兵黷武注音︰ㄨㄢˋ ㄅ|ㄥ ㄉㄨˊ ㄨˇ漢語拼音︰wàn bīng dú wǔ釋義︰即「窮兵黷武」。見「窮兵黷武」條。 01.宋.田況〈內帑策〉:「孝武得不因其資而騁嗜奔慾,翫兵黷武,用既殫費,勢不可已。」 參考詞語︰佳兵黷武注音︰ㄐ|ㄚ ㄅ|ㄥ ㄉㄨˊ ㄨˇ漢語拼音︰jiā bīng dú wǔ釋義︰即「窮兵黷武」。見「窮兵黷武」條。 01.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二.張魏公》:「世之訾張魏公者,皆謂其不度德量力,專主用兵,幾誤國事。殊不知其誤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再、復。唐.王之〈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紅樓夢》第一二○回:「雨村聽著卻不明白,知仙機也不便更問。」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散猶如冷灰。形容人意志消沉,毫無生氣。語本《莊子.齊物論》。[例]經過一連串的挫折打擊,他整個人猶如槁木死灰,喪失了鬥志。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據《全唐文.卷五七七.柳宗元》引)1>況宗兄2>握炳然3>之文,以贊關石4>,廌冠銀章5>,榮映江湖6>,則嚮時之美談,必復其始。某也謂予7>傳卜氏之學8>,宜敘于首章,操斧於班郢9>之門,斯強顏10>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梅之〈題李白墓〉詩。 (2) 宗兄:稱同族或同宗之兄。指王緯,字文卿,唐太原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入仕,官至檢校工部尚書,為官以清廉著稱。 (3) 炳然:光明貌,比喻文采燦爛。 (4) 以贊關石:王緯時任鹽鐵轉運使,掌管賦稅,此指王緯有才華,用以處理賦稅之事。贊,佐助、輔導。關石,指賦稅。關,門關之征。石,音ㄉㄢ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