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0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尋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製造爭端,引發衝突。[例]他經常對同學無故尋釁,因此根本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
驚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驚駭震動。《三國演義》第六回:「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
無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物品無故遺失。北齊.劉晝《劉子.卷四.薦賢》:「玉無翼而飛,珠無脛而行。」也作「不翼而飛」、「毋翼而飛」。
卓文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數字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字無可傳。九連環無故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掛牽,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孤身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間心寒不敢搖蒲扇。五月石榴似火,偏遇冷雨催花瓣;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煩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扯斷。噫!郎君兮,盼祇盼,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此二詩皆後人所錄,傳為文君作,但從風格及形式上來說,不太可能是出於西漢武帝時期人物。 婚姻  ...
沉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隨俗變遷、隨波逐流。《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列傳.序》:「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久孤於世,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沉浮而取榮名哉!」《抱朴子.外篇.正郭》:「無故沉浮於波濤之間,倒屣於埃塵之中。」
程序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連署召集時,得由連署委員互推一人召集之。9. 教評會開會時必須以校長為主席,校長因無故無法出席主持時由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10. 教評會委員於審查有關委員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曾有此關係者之事項時,必須自行迴避。11. 教評會審查解聘案時,必須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12. 教評會審查解聘案時,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依學校規定申請閱覽、抄寫、複印或攝影有關資料或卷宗。13. 教評會之決議會議必須有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行為不檢有損師道或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者,應有全體委...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毬的遊戲和在深夜裡捕獵狐狸,天天帶著一班宦官伴臣東遊西蕩,花樣百出,還不時地發一頓小皇帝脾氣,無緣無故地將身邊人痛打一頓,根本談不上操心國事。  寶曆二年臘月冬寒,唐敬宗夜獵回宮後,又與宦官劉克明及擊毬將軍蘇佳明等一夥人在大殿上酣飲。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燈火忽然被一陣狂風吹滅,待再點亮時,人們發現小小年紀的唐敬宗被弑於內室,這時他還不過是十七歲。  緊接著,樞密使王守澄又與宮內宦官內外相結,保舉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入宮,成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權實際落在一幫大臣和宦官手中。  這時,李湊已被封為...
網路犯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播送販賣製造猥褻物品罪(刑法第235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8條)。線上遊戲虛擬寶物:無故使用他人帳號、密碼入侵電腦、無故取得、變更、刪除電磁紀錄(刑法第358、359條)。網路誹謗與公然侮辱:公然侮辱罪、誹謗罪(刑法第309、310條)。侵害著作權:著作權法相關罰則。網路上販賣毒品禁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相關處罰。網路煽惑他人犯罪:煽惑他人犯罪(刑法第153)。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網路詐欺:普通詐欺罪(刑法第339條)。網路恐嚇:恐...
止渴飲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於商曰:「…… 光1>衣冠子孫2>,徑路平易3>,位極州郡,日望徵辟4>,亦無瑕穢纖介之累5>,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6>,止渴於酖毒7>,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注解〕 (1) 光:宋光,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霍諝之舅。 (2) 衣冠子孫:官宦之家的後代。 (3) 徑路平易:仕途平穩順利。 (4) 徵辟:朝廷徵聘有才學的人為官。辟,音ㄅ|ˋ。 (5) 瑕穢纖介之累:細微的過失與缺點。瑕,音ㄒ|ㄚˊ。 (6) 療飢於附子:吃附子來止住飢餓。附子,植物名,可入藥,但若未經炮製直接使用,會造成心臟麻痺、呼吸急...
魚池之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死了。宋景公為了要找寶珠,排光池水,使池裡的魚受到無辜牽連。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殃及池魚」,比喻無故受到牽累。另外,漢朝應劭的《風俗通義》裡,也有記載「殃及池魚」的不同故事。他寫到「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一個看守城門的人,姓池名魚,城門失火時上前撲救,結果被燒死。但有一本《百家書》裡卻是記載:「宋國的城門失火,眾人舀池子裡的水救火,池水因而乾枯了,裡面的魚都露了出來,就被大家抓去吃。」也說明了池魚因城門失火而受到無辜牽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